20150422央视健康之路:谷伟军讲低血糖的症状

  现代人因为饮食不规律,所以很容易得低血糖。这样是很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那么对于一些低血糖的患者来说,究竟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接下来就请我们的谷伟军专家来给我们说说低血糖的症状有哪些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低血糖的症状

  什么是低血糖呢?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l/l的现象,很少有人关注它,所以大家对于低血糖的症状也不是了解,只有知道其症状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吧。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

  2、意识障碍症状:

  如果你得了低血糖,那么你的大脑就会感觉意识减弱。

  大脑皮层受抑制,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3、癫痫症状: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4、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

  对于上面所说的表现,一般都是一时性的低血糖,只要补充足够的糖分之后,就会好转。

  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5、小脑受累表现:

  低血糖可损害小脑,表现有共济失调、运动不协调、辨距不准、肌张力低及步态异常等,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济失调及痴呆表现。

  6、脑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时可有脑神经损害,表现为视力及视野异常、复视、眩晕、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

  7、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晚期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致肌萎缩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颤等,临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异常者。

  还可有周围性刺激与灼痛性改变等,这与其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胰岛素瘤引发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缩与肌炎有关。

  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致足下垂、手足细动作失灵、如不能写字、不能进食、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8、器质性病变所致低血糖表现:

  常见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约70%为良性腺瘤,直径0.5~3.0cm,多位于胰尾部,胰体部与胰头部的发病情况相似,多为单发,增生次之,癌瘤较少见,如为癌瘤多有肝及邻近组织转移。

  国内胡立新曾报告一例多发性胰岛素瘤,共有7个,胰头1,胰体2,胰尾4,大小不一,直径为10~50mm,小的有报告为1mm,称为微腺瘤,手术时不易被发现。

  胰岛素瘤的低血糖发作较重而持久,并常有以下特点:

  ①多在空腹时发生低血糖,如早餐前;

  ②发作时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频发;

  ③症状为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的情况,患者自己往往不能回忆出来;

  ④不同患者低血糖症状不完全相同,同一病人每次发作症状有时也不完全相同;

  ⑤低血糖患者常不能耐受饥饿,往往在发作前增加进食来预防发作,故而病人体重一般常有增加;

  ⑥患者空腹血糖可以很低,有时仅为0.56~1.68mmol/L(10~30mg/dl)。

  9、反应性功能性低血糖的主要表现:

  ①女性多见,发作较轻,病史长,多有情绪紧张及精神创伤史;

  ②低血糖发作多在饭后2~3h,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

  ③低血糖发作以肾上腺素增多症状为主,历时20~30min,常无昏迷,多自行缓解;

  ④患者常为神经质,发胖,体征阴性,虽反复发作而病情并无恶化;

  ⑤低血糖水平不如胰岛素瘤明显,空腹血糖多在2.24~3.36mmol/L(40~60mg/dl);

  ⑥患者可耐受饥饿达72h之久而无昏迷发生。

  本期嘉宾介绍

  谷伟军

  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学院,获内分泌代谢专业医学博士。现为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4篇,承担两项中华医学会课题,一项院课题,参与多项*军队课题,现为《国际糖尿病杂志》青年编委,《药品评价》编委,JournalofDiabetesInvestigation英文审稿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致力于糖尿病和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及诊治,对甲状腺、肾上腺及垂体等疾病亦有较深入研究。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