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拳架与套路的联系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太极拳强身健体作用逐渐得到认可,练习太极拳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套路和拳架有什么作用吗?二者有什么联系呢?不清楚的话就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极拳的套路与拳架分析

  武术的套路是武术攻防招式的组合,太极拳的套路也是如此。太极拳套路在传承过程中又会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拳架。以杨式为例,就有大架、中架、小架,还有虚腿架、实腿架、提腿架。从行拳的速度上分,又有慢架和快架。套路和拳架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就是要探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一、套路是拳术的本体,拳架是套路演练的风格

  武术套路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前人在搏击格斗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若干个实用有效的招势,为了方便训练,利于记忆,就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个招势串连起来依次演练。这种顺序,是依照动作的开合、虚实的转换、攻防的规律来进行编排的。例如,太极拳套路中为什么“单鞭”之后接“云手”?因为“单鞭”完成之后的定势是两手在体侧打开的状态,按照太极拳的运行规律,下边的动作必须是先“合”才能进行。而“云手”的运动轨迹恰恰是先合后开的。这两个招势连接起来就能自然顺畅地演练。再从攻防格斗的规律来看,“单鞭”完成之后的定式是一个“打开门”的状态。这时,自己的头、颈、胸、腹部的要害部位都暴露在对手的攻击手之前。所以下面的动作,必须是先用两手“合”来防守对方的进攻,保护自己的要害部位。而“云手” 一势的先“合”,恰恰能放开对手的进攻,然后一 “开”又能打击对方。这时开合连接、虚实转换、攻守易位的巧妙设计,是有着科学的规律的。这样,几十个招势串连起来演练就成了套路。

  武术家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会不断吸取别人的妙招充实进自己的套路,也有人以动物的搏斗中吸取招法编进套路的,如虎扑、鹰旋、蛇缠、螳螂手等。使得武术的套路越来越复杂,甚至形成拥有数十种套路的一个门派。

  武术套路一经形成就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其结构顺序和招势的练法就基本定型,既便于演练,又便于一代代传承下去。它同时也具有了技击功能、健身功能、表演观赏的功能。

  拳架与套路紧密相联,没有套路就没有拳架,拳架就是演练套路的不同风格特点。然而这只是从外形上看,不同的拳架它的练法、功能、技击作用都有所不同。

  下面比较一下杨式太极拳的几种拳架:

  太极拳中架

  中架的姿势高低,动作幅度适中,是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架子。中架除了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劲路外,还是练圆。在练习时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做到圆活追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在实践中主要用于中盘。中架是太极拳中的练架、功力架,练起来权长功力。

  太极拳小架

  小架的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整个套路中两手掌始终似抱球运动,不带发劲。从表面看,似乎比中杂简单,其实小架比中架更难练。必须有中架的基础才能练好。因为小架是由招功、劲功进入气功的阶段,真正把阴阳、则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和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之境界。故此,该架被历代传人视为珍宝,密不外传。加之,班候、少候脾气急躁,徒弟甚少。社会上很少见太极小架的踪迹。北京地区只有许禹生的传人张虎臣一支流传。可幸的是杨式太极传人路迪民先生把自己学的班候小架套路发表在《中华武术》杂志上,使得学习和研究杨式小架者有了可靠的资料。顺便说一下,有人认为小架既然动作小,必然速度快,因而把小架和快架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小架也是慢架。杨式的传人全佑把小架改造发展成了吴式太极拳。可以说吴式与杨式小架的风格为接近。

  太极拳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