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它最易食物中毒 千万小心

  有许多食物看上去非常营养,但是如果吃得方法不正确,或者是没有弄干净的话,很容易损害人体健康。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饮食误区吗?你知道如何健康饮食吗?今天小编告诉大家这8种食物没弄干净易惹病,赶紧来看看吧。

  1、叶菜类食物

  被列为第一的蔬菜类,包括西方人常吃的生菜。它之所以危险,主因为它未经恰当清洗。

  在蔬菜常被西方人以生菜沙律的方式来吃。如果不够清洁,蔬菜很轻易被这种大肠杆菌所污染。

  绿叶蔬菜可能在农场中因接触到野活泼物、粪便、不洁水份,或因农夫收割时卫生不佳而受污染,继而不断滋生病菌,收割后洗过,也并不保证可以安全食用。

  2、鸡蛋

  蛋类食品沙门氏菌可存活于动物的肠道内,经粪便传到蛋上。某种沙门氏菌可以感染母鸡的卵巢,使鸡蛋在长出蛋壳前已受到感染。

  3、鲔鱼

  吞拿鱼导致的症状通常是鲭鱼中毒。吞拿鱼在被捕获后会飞快腐坏,若贮藏温度超过摄氏十五点六度,它便会释出自然毒素。这种毒素不可经由烹调、冷藏、烟熏、治疗或入罐分解。

  4、生蚝

  蚝通常以诺沃克病毒或弧菌致病,前者可能来自污染水域。生蚝或未熟透的蚝可以导致肠胃炎。弧菌与霍乱的病菌相近,更为危险。

  5、马铃薯

  马铃薯通常经过煮熟,不含病菌,但马铃薯菜式往往有很多配料,其中一些可能有问题。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其次是大肠杆菌。

  6、乳酪

  某些拉丁美洲式的乳酪可能是用未经消毒的牛奶制成。软乳酪可能含有李斯特菌,孕妇食用前必须当心,否则会因而流产。

  7、冰淇淋

  软雪糕亦含有李斯特菌。该菌可以在金属表面存活,留在雪糕机内,污染大量雪糕。

  8、蕃茄

  番茄通常以沙门氏菌致病。该菌经根部或花部进入番茄,故此番茄不宜生吃。

  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再销售

  据工商部门的相关人士介绍,正常情况下,工商部门要求商家对于过期的食品做下架处理,然后统一放到专门的库房并做好相应记录终销毁。但事实上,针对过期食品的处理,商家多数是在后台操作,工商部门往往会存在监管难以到位的尴尬情况,从而导致出现监管盲点,这就给一些不法商贩制造了机会。

  根据监管部门以往披露的信息,针对过期食品的流向不排除有两个方向,有的是商家给过期食品动手脚,如用化学制剂处理后,重新更改生产日期继续销售。此外,还有的商家将包装重新换掉,过期食品在经过简单处理后,重新包装销售。这类过期食品重新包装后,大多流向了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以往工商部门在对这些区域的检查中,曾发现大量过期食品的存在。

  其次就是商家将这些过期的食品重新返厂,厂家对外宣称是将一些过期食品进行二次加工后做成饲料,但实际上,这些食品到底流向哪里,并没有人知道,不排除不法商家将这些商品二次回炉。前述制作假冒芬卡橄榄油的黑作坊便是如此。在报料人提供给媒体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工人用刀迅速地将一瓶芬卡橄榄油瓶身的标签铲去,然后贴上新的。据介绍,这是为已到期或将要到期的产品换上更长的保质期标签。

  “制假人员都是通过更改生产日期或换包装等方式重新包装食品,再放到市场及便利店去销售的。”有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其中有的产品已过期12年,制假人员将罐盖上的生产日期抹掉,然后再在罐头瓶身上的包装纸上重新打上新的生产日期,由此达到“偷天换日”的效果,蒙骗消费者。

  过期食品危害不可忽视

  吃过期变质食品的危害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危害是必然的。

  据了解,食物中毒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是指过期食物受沙门氏菌、弧形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突发性疾病;此外,过期食物在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黄曲霉素、亚硝胺、丙烯酰胺等物质,导致化学型中毒,诱发癌变、心血管疾病甚至基因突变。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陈祖辉表示,洋快餐覆盖面广,男女老少都吃,因此此次事件的影响也很大。而吃了过期变质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是必然的,抵抗力强的,毒素会在体内慢慢消解,抵抗力弱的,则可能会出现急性胃肠炎、毒血症等。

  陈祖辉还提醒,不能忽视化学品的危害。“厂家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让其不发生感官上的变化,可能会加入一些化学原料,比如防腐剂。人吃了会造成慢性毒害,小孩和孕妇尤甚。”他表示,曾有报道称,一块汉堡包放了好几年都没有变质,而放在汉堡包里的牛肉、猪肉等,腐败会变得很慢,里面肯定放了化学原料。

  “食用过期肉制品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有感染科医生指出,肉类食品超过保质期会导致细菌大量生长,比如大肠杆菌的生长,致使蛋白质腐败变质。如果在加工的过程中,这些细菌没有被杀死,很容易造成感染性的肠道疾病。另一方面,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尤其是内毒素,当加热后细菌被杀死,菌体解体后,内毒素释放出来,会导致人体发病。

  相关资料显示,变质的肉类容易污染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所释放的肉毒素毒性非常强烈,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系统,严重的会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病人死亡。除了细菌污染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如可产生胺类、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会诱发肿瘤的发生。

  如果腐败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较少,它可能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如果是长期食用,有毒物质会逐渐积累,从而造成慢性中毒。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比急性中毒更严重。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容易诱使基因错误表达,造成癌症、组织畸变和突变。

  有专家则指出,婴幼儿、儿童、孕妇、老人等不同人群,在食用了这些问题产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相同。目前由于无法判断原料中肉类的比例和变质的程度,以及无法追溯究竟哪些消费者食用了这些问题肉,因此其危害无从判断。

  过期食品还能不能吃?

  现代社会,食品很难坚持“现做现吃”。尤其是加工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运输、分销等环节。所以,保存食品是不可避免的。而此次福喜“问题肉”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过期食品能不能吃的争论。

  提醒浓味、油炸食品好远离

  根据媒体曝光,过期肉原料被工人送至绞肉区,经过大型绞肉机粉碎乳化,过期的鸡皮和鸡胸肉被裹上了三层浆粉,经过200℃高温油炸,一块块麦乐鸡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形状整齐,金黄诱人,再也看不出本来的面目。

  由于快餐食物加工中可能添加多种添加剂,又经过油炸油煎,而且调味浓重,原料质量好不好,很难吃出来,企业不用优质的原料,消费者也吃不出来。为此,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提醒,“一定要远离各种浓味食品、油炸食品。多吃清淡调味的天然食物。调味越清淡,烹调越简单,企业就越难用劣质原料糊弄我们。自己要吃重口味的,价格还要特别便宜,却梦想都是优质原料做的,确实比较难实现。”

  专家还支招如何识别变质肉?据介绍,肉类腐败时一般会出现发粘、表面色斑以及散发恶臭等现象。因此在购买商品时,用户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判断肉类是否变质。而类似汉堡等加工食物比较难识别,但仔细比较后还是能够根据气味来判断。有些不良商户会在加工时使用大量香料来掩盖肉类腐败后散发的臭味,对于这类食品,在选择时应慎重购买。

  8个建议助力食品安全

  就世界上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美国食品安全与营养专家近日提供了以下8个建议:

  1.美国农业局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蒂娜·特纳斯认为,应该要用温度计确认食物的温度,像牛肉、猪肉或羊肉的烹调温度至少要145,家禽类要加热到165。

  此前,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质期不等于后可食用时间。在保质期过后,一些食品从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如冷冻食品过期后,致病菌可能没有超标,煮后吃下去也没有造成不良反应,但由于存放时间太长,风味、口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味道不新鲜,维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可能发生轻微氧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厉曙光则认为,过期食品究竟能不能继续使用,要看标准怎么定。在家中吃了变质食品,相比健康的青壮年,“老弱病残孕”等高危人群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对此,陈祖辉表示,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就意味着不能再食用了,根本就没有“后可食用时间”这一概念。“这就好比机器过了保质期,虽然也能用,但是风险加大了。”他建议,大家不要食用过期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由于包装打开或者储存不当,也可能缩短保质期,大家要格外注意。

  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曾撰文指出,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各方面都符合食品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承诺。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不过问题在于,它也完全可能是致病细菌数量很多了,吃了生病的可能性增高了。而且,你无法判断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云无心表示,“过期食品能不能吃”的问题,答案就是:吃了不一定会出问题,但是出问题的可能性升高了。比如说,在保质期内,10000个之中难得有1个存在安全问题,真让你碰上了可以向厂家索赔。而过了保质期,100个之中可能也有99个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如果你碰上了另外的那1个,就只好愿赌服输。

  “基因转移”很常见不可怕

  姜韬:现代生物技术是以基因转移为中心的技术。说到基因转移,很多人可能望文生义觉得有恐惧有抵触。其实这在自然界中是十分常见的。

  比如杂交育种,从分子的角度实际是无序的大规模的基因横向转移,它把远源的品种进行杂交,之后就使得原来根本没有机会在自然界形成后代的作物形成了杂交的后代。通过人类后来的筛选,把其中比较优秀的后代筛选出来。还有人类子代和父母相比,4.6%的基因是不同的,这些变化是随机发生的。所以大家不要对遗传改变过于恐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现代生物技术不同于自然界中随机的基因转移,是人工地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转移,并用这种手段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给我们带来巨大福祉。

  不能认为“纯天然”就好

  姜韬:在反对转基因作物育种的各种声音中,有一个所谓的“纯天然”的概念。其实“纯天然”的概念很不可靠。就拿我们的食物来说,因为绝大多数的天然果实在自然进化的选择中形成自我保护机制,常常是有毒的,我们吃很多“纯天然”的东西会死人。而我们现在常吃的各种植物果实,与它初在野生状态下“纯天然”的样子往往有了很大改变,已经经过人工驯化不“天然”了。

  所以,绝不能认为“纯天然”就好,不“天然”就不好。关键的标准是看它对我们人类有没有好处,而不是是否“天然”。

  怎样看待公众知情权?

  徐来:很多人强调,对于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公众要有知情权选择性,这当然是对的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很多公众对于育种技术的科学内容是不了解的,他们往往容易望文生义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应该说,凡是经过批准允许上市的食品,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都是安全的。

  比如说,核辐射育种是农业育种的一种常用技术,它的好处就是能够诱发基因突变,从而让我们挑选出那些有着基因突变优势的品种。这个技术也是安全的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平等地尊重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性,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标识这个作物是经过转基因育种的,而却不要求标识这个作物是经过核辐射育种的呢?

  还有,很多商家大肆宣扬自己是纯粹“非转基因”,这其实在暗示只有“非转基因”的才是安全的,才是高品质的,这完全是误导公众,是不正当竞争。

  饮食紊乱的人 易得自身免疫性疾病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9月12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饮食紊乱的人易得自身免疫性疾病。

  报道称,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的论文披露,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对2342名志愿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在1969至2010年间,他们分析了志愿者的饮食紊乱状况,以及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将每个病人与年龄、性别相仿的4个健康成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8.9%的饮食紊乱者患有至少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而这个比例在健康人群中为5.4%。不仅如此,饮食紊乱者也更容易患上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等。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会导致不良情绪,损伤免疫系统,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此外,免疫疾病也会反作用于饮食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哪8种食物没弄干净易惹病了吗?你知道有哪些饮食误区了吗?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误区,正确食用这些食物,这样才能远离疾病,更加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