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掌握学练太极拳的基础要诀
相信对太极拳有点认识的人都知道,太极拳的练习同样也是讲究方法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我们不能说哪个练习方法是好的,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从基础练起,跳级练习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先谈一下“学无止境,力求新高”
很多人都说我拳练的好,教的也好,是名家,有很多“粉丝”,这我也不怎麼否认。但如果就此沾沾自喜,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自感满足,停止了再研究、再提高、再进步的心,就该退步了,不前进也是一种退步。杨澄甫曾说:“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遽迩(ju er)中辍(chuo),未能大受”,意思是指本来是可以达到而没能达到更高的太极层次或境界就停止了再进取之心,可惜了。
“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拳打得有样子,又受到人的恭维,更拿了奖牌,甚至教学生了,进或有些名气,心飘而自满,难于再求进取,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实在的说:有!所以“遽尔中辍,未能大受”。
“大受”的意思说,在我们学习更高的太极拳知识,去接受,同样的也包含更多层次的意思。
辟如王宗岳说“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就把练好太极拳划了三个层次。还有把“轻灵、贯串、虚静”,或曰“体松、气固、神凝”分作三个层次。这些关系都是太极功夫的递进关系,后面的一层都是建立在前一层功夫的基础上再提高的。有人问我达到了哪个阶段?我自认为还是初级阶段,你们也可以检查自己练到了那个层次,你接受到了哪个层次的训练。实际上太极拳的功夫或对太极拳的认识领悟,我认为是没有止境的,就看你追求的精神和造化的机缘了。
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当了老师或师傅就好面子,爱摆架子,不容易接受别人好的意见和见解,明知自己不对也不愿意去改,甚至硬着嘴说“他那个不对,我这是谁谁教的,没错”,真是以误传误,贻害自己,贻害别人。主要的是贻害了太极拳。杨澄甫说“为技术前途忧者也”,什麼是“技术前途忧”?就是光成了空壳子,只有套路没有内容,没有内容的套路还谈什麼国粹?还谈什麼丰富的内涵?只剩下太极拳健身舞的功能、拿金牌的功能,更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这难道不可怕吗?难道不可忧吗?这一点要特别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一定要克服自我,一定要有责任感。也要引起当弟子们的注意,要努力挑起“正脈承传”的担子,拳能练到什麼水平不要紧,但不能图虚名,更不能把老师当作敲门砖,进了门了有没有你这个老师都可以,用得着了肯前,用不着了肯后,且不提尊师重道,至少是不懂人情人性,若处在这种关系中,还谈什麼学拳教拳呢?只好各走各的路喽。
当老师不是不可以当,但要有个正确的态度。我青年时父亲叫我给初学者带拳教拳,我说我能教吗?我父亲说:“教学相长”,就是说,通过教然后知不足,这和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是异曲同工的。教也是要被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在实践中求学的方法,通过你当老师的教学实践会发现有很多你不清楚的问题,就需要你这个当老师的不耻下问,再学再问,再提高,再教。这就是一个又当老师又当学生的老师态度,而且是一辈子的态度,那末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好老师。我看大梁(梁淑芬)就不错,符合这条,既是会长,也是老师,也是好学生,因为她在不断努力求进,而且虚心。
我们知道,练习太极拳不用考虑年龄对象的问题,更不用考虑条件的问题。
对太极拳追求的目的也不同、能够达到的层次也不同,但这都不要紧,只要永不满足、虚心求进、不断努力,学的人喜欢学、诚心学,教的人也乐意教、认真教,就会不断取得新高。这是我谈的要想学好拳就要有“学无止境,力求新高”的良好心态,也算是练好太极拳“心法”。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中国武术流派繁多,太极拳陈、杨、武、吴、孙、国家派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几派,杨式也分好多流派。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不能都学,只能捡你适合你的去选择学。选择也得有条件看情况,青少年人可以多学,辟如陈式、杨式,甚至少林拳、八卦掌、摔跤等等。这是因为青少生长的特点需要,也是在青少年期全面打基础为以后专项选择,比如选杨式拳深造会更有利。如果从小只选一样也不见得好,甚至不利。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送我到张桐(全国十大武术家,武术九段之一,已去世。)老师那里拜师学武。我以前学过国家规定的初级、乙级拳术,甲级剑,弹腿、翻跟头打旋子,以后还学过陈式小架、八卦掌等,现在虽然都不能完完全全打下来,但对武术的共性与区别的认识以及对杨式太极拳的专修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但如果说什麼都舍不得丢,什麼都练,对于我来说既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能力,而且这套杨家拳也肯定打不好,关键在于功夫不能练精纯。通俗的说这叫吃得多啦,胃胀,消化不了。老前辈经常这样讲:拳和拳的劲法不一样,会得多了就四不像,样样会样样松。又说:没有无敌的拳种,只有无敌的功夫。
实际上事实正是如此,特别是对中、成年人,会几样拳不要紧,不见得不好,关键是修练好一样拳,而且要深入持久的练习体悟,精益求精,才有达到独到的风格和功力。这叫“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我父亲教导是“恒专不骄”,我对学生要求“持恒求精”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