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这里太干净竟是在害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很多人都患有洁癖。自己的周围、身上容不得一点赃物,尤其是女人。可是女人这样过度的爱干净真的好吗?脏一点的环境是不是有利于健康呢?怎样预防疾病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你的日常习惯是什么?你每天早上洗澡,还是隔几天洗一次?你每周换一次床单,还是只有等它们发臭了才换?你的毛巾呢:新的——像发条,每个星期六换一条,或者你要一直等着,直到它们,嗯,只摸过脏了的那一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清洁的时代。我们的肥皂是抗菌的。我们的家庭清洁剂承诺能杀死99.9%的病菌。细菌清一色都是坏的,不好的。但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也告诉我们,过于清洁也不对,因为它可能会引起哮喘和过敏。因此,在保持过分清洁和学习与我们周围的细菌和平共处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平衡?

  我们都知道,自从第十九世纪末以来,由于德国医生的发现——某些细菌会引起特定的疾病。自那时以来,卫生和清洁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

  然而,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坏的。是的,有的细菌会导致令人讨厌甚至致命的疾病,但很多细菌还是非常有用的,甚至对我们的健康有益。它们在我们的肠道内制造维生素,覆盖在我们的皮肤上,保护我们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伤害,还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在我们的身体之外,他们分解有机废物,产生这个世界上一半的氧气,并使空气中的氮气水平相对固定——有助于使地球成为能够支持生命的星球。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好,已经变得“太过于清洁”。

  1989年,英国流行病学家第一次提出这种说法,儿童时期的感染会为以后的生活中预防过敏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是一个被称为“卫生假说”的想法。

  过敏,事实上,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失控,将一个无害物质错当作主要攻击对象。纽约生物学家曾说过,“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对有益微生物反应过度,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忘记了如何与它们相处”。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能要了解微生物菌群(所有生活我们身体上和身体内的微生物)能够如何帮助我们。

  “通过母体传递菌群是必需的,尤其是在肠道、皮肤和其他地方的共生无害有机体,我们需要从环境中接触多样性的微生物”,流行病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

  清除病原体的方法

  拿一个婴儿玩偶时不小心掉到地上了。这时妈妈好是把它吹干净,而不是给他一个新的无菌的玩偶,他说,因为这已被证明能够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发展和减少过敏。可以将其描述为暴露疗法,从食物开始。

  专家对此表示:“吃不同的食物,好是农产品;锻炼身体好是在大自然环境下进行,而不是在健身房里。虽然我们可能认为狗是脏的,它们也有助于我们大多数人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和减少过敏。从某种方式来看,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农场主。它确保我们的身体存在对我们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新陈代谢甚至大脑功能都非常重要的微生物,同时做大量的除草工作,清除那些作为病原体的微生物。因此,难怪我们缺乏肠道菌群多样性会与一系列疾病有关。虽然已经说了,但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缺乏特定类型的微生物会导致特定的疾病。但这一天可能会到来,问题是在技术上和统计上会极为复杂。”

  其他同意观点还包括:“微生物已与免疫、自闭症、过敏、自身免疫、情绪和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关联。这种暴露疗法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顺产分娩的孩子比那些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出现过敏的几率要低得多,可能是因为早期接触母亲的正常菌群。”

  专家还表示:“我们在生命早期接触到好的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例如,早早地与我们肠道中的微生物亲密接触,就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激活一些免疫细胞,当我们老去,它们都不会对这些微生物反应过度。”

  专家称这些微生物为“我们的老朋友”。然而,因为极度清洁我们正在失去跟它们之间的友谊,这意味着我们不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与微生物亲密接触。

  这就给希望拥有更加健康生活的人们提出了一个难题——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坏细菌带来的疾病,同时还能够培养好的细菌?专家当然不提倡跳过要点,如洗手。科学家们认为,脏手是有可能的原因之一,导致传染病在我们之间传播。要把你的手洗干净,不只是洗多久的问题,关键是你“怎么洗”。你必须使用肥皂和水,仔细揉搓手的所有表面至少15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后把手烘干,专家们这样说。用肥皂揉搓可以使细菌从你的皮肤表面分离,而冲洗则把细菌带离我们的手。

  但并不是我们身体的所有部位都要如此严格地清洗,专家对此表示:全身进行强迫性清洗“会破坏那些通过与有害生物竞争保持你身体健康的正常菌群。在无菌环境中操作你的免疫系统,就像是对大脑进行感觉剥夺。终,它会发疯,因此那些过分努力避免与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接触的人,增加了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会。”

  每天淋浴时间过长并不可取,因为它冲掉了我们皮肤上的“好细菌”。但你应该好好洗洗生殖器和任何出汗很多的部位,你应该每天换内衣(即使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