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贴身用的这物竟含有剧毒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接触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含有剧毒。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会含毒呢?怎么样防毒呢?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品呢?一起来看看吧。

  染发——汞中毒

  生活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汞,比如美容美发产品里的汞盐,劣质的染发剂中可能存在超标使用的问题。慢性汞中毒可能有头晕、头痛、手抖、失眠、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引发肾病。

  防毒攻略

  建议选购正规厂家的知名品牌,购买前看看成分列表。医生建议,好一年染发别超过两次。染发前应先做“皮试”,将染发剂涂一点到耳后皮肤,贴上医用胶布保留两天,如果皮肤没有红肿、痛痒等反应,再使用。

  美白祛斑产品——汞铅中毒

  专家介绍,部分化妆品中可能含有汞和铅。经粗略估计,病房收治的汞中毒患者中,化妆品导致的能占到八成以上。

  防毒攻略

  美白产品不要连续用超过3周。购买唇膏时,先将样品抹在手背上,然后用金戒指在上面摩擦。如戒指颜色变黑,说明其中含重金属。需要指出的是,使用增白产品并不等于会汞中毒。

  塑料拖鞋——增塑剂中毒

  地摊上气味刺鼻的廉价塑料拖鞋多是生产的过程中加入了过量增塑剂。专家介绍,增塑剂急性毒性较低,人体摄入后很少有急性中毒的表现,但其慢性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增塑剂会引发男婴生殖器畸形和男性不育。儿童玩具、化妆品、塑料拖鞋中都含有增塑剂。

  防毒攻略

  少吃泡泡糖;少穿塑料鞋;慎涂指甲油;少用保鲜膜;少用塑料杯喝水;慎选有烫画的童装;不使用塑料油瓶。此外,许多专家建议多吃一些天然的抗氧化食物,如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因此多喝茶不仅可以抗氧化,而且可以帮助肝、肾脏排毒,增强塑化剂的排出。

  干洗衣物——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属低毒类化学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专家介绍,平日干洗衣服所用的清洁剂多为正己烷。干洗清洁剂中的正己烷留存于衣物中,长期吸入会对身体造成慢性伤害。

  防毒攻略

  衣服尽量少干洗;干洗后,应在通风处充分晾晒。

  汽车尾气——铅中毒

  职业病防治专家表示,汽车尾气就是城市儿童大的铅中毒来源。过量的铅影响人体重要代谢过程,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尤其对儿童的伤害更大。偏食厌食、脾气坏、记性差、大便偏稀和干燥交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可能是孩子铅中毒的症状。

  防毒攻略

  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喝牛奶,多吃瘦肉、豆制品、蛋和贝壳类食品。孕妇和儿童应尽量少在交通枢纽地带或者地下车库逗留。临街的住宅在装修时要注意门窗的密封,适当地进行室内通风换气。

  装修——甲醛中毒

  新的家具、涂料、塑料制品甚至新买回的衣服里,都可能有甲醛残留。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可以引起鼻窦癌、鼻腔癌、白血病、孕妇流产、畸形胎儿等。人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呼吸,通常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等,而皮肤接触一定剂量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防毒攻略

  对于新装修或添置大批新家具的屋子,保持通风是清除甲醛好的办法。如果条件允许,新装修的房子好晾一个月再搬进去。活性炭吸附(及时更换)和植物对清除甲醛也有一定作用,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植物里的吊兰对甲醛的吸附作用相对较强,新居室里可多放些。

  使用打印机复印机——镉中毒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印刷板、液晶等部件中都含有铬等有害金属。虽然含量很小,但经常接触和吸入,对身体有害,尤其会造成肺部损伤。纸张的油墨中,也含有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进入人体。

  防毒攻略

  选购办公设备时,一定要选择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在触摸过这些办公设备后,一定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触食物和触摸口鼻。要打开门窗,保持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减少粉尘等污染。

  放烟花——铊中毒

  铊属于高毒类物质,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国家对铊的管理很严格,一般很难接触到它。但是逢年过节需要小心,因为烟花中就含有铊,准确地说是铊的化合物——硝酸铊,与高氯酸和氯化亚汞及树脂混和能产生绿色的火焰。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因燃放烟花炮竹引发铊中毒的病例,但为避免意外,建议大家还是应对铊中毒有初步的了解。急性铊中毒有一定潜伏期,一般12~24小时出现症状。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另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脱发。

  防毒攻略

  只购买正规的烟花产品,燃放过后洗完手再进食,就能避免铊中毒,因为铊主要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小心这些厨房里隐藏的“危险品”

  保鲜膜

  隐藏的危机:释放有毒物质

  保鲜膜影响健康的问题被关注了很久。事实证明,保鲜膜的确是会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到食物中的,特别是在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有专家称,保鲜膜会产生一种名为“外源性雌激素”的物质,它会影响人的内分泌,进而导致生育问题。

  但也有专家认为保鲜膜产生的少量“外源性雌激素”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的。目前,保鲜膜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选择保鲜膜时要根据用途来挑选,比如如果想用在微波炉内加热就一定要选保鲜膜上标注了“适用于微波炉”的产品。

  专家建议,注意加热食物的时间,如果保鲜膜融化了,那么食物就不能吃了。而用于冰箱冷藏冷冻的话,则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洗涤剂

  隐藏的危机:或含多种化学制剂

  某项针对全球成年人和儿童的血液与尿液的化验检查显示,我们的身体里至少含有200种工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还未能完全预测。有专家猜疑身体里含有的200种工业化学物质有部分来源于家庭使用的清洁剂。因此,对于各类清洁剂,专家建议要谨慎使用,换句话说就是——能不用就不用。

  专家还补充说:“除了去除油污的物质以外,很多产品里面还含有抗菌成分,这一类成分聚集在我们的体内,会让身体产生抗菌素耐药性。某些产品中的三氯生很难被身体代谢掉,对于正在哺乳的妈妈来说要特别警惕,因为它会通过血液进入乳汁,从而进到婴儿的体内,这对于正在建立免疫系统的婴儿来说非常有害。”

  专家建议,使用绿色纯天然洗涤剂。

  微波炉

  隐藏的危机:产生辐射

  我们都听说过,微波炉工作时会产生辐射波,这些辐射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辐射波制造热量,激发食物中的水分子迅速活跃起来,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这种电磁辐射达到一定量的话,对我们的身体确实是有着不良影响的。

  但是通常,只要是大品牌出产的微波炉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电磁辐射不会达到足以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当然,谨慎起见,孕妇还是不要太过频繁使用微波炉。需要说明的是,用微波炉烹制的食物中是没有辐射的。只要微波炉停止工作,辐射就终止了,不要担心食物受到“污染”。

  专家建议,微波炉大的危险是容易造成烫伤,而不是伤害孕妇或胎儿。需要注意的是,微波炉的门一定要严密,且不要让微波炉空转。

  不粘锅

  隐藏的危机:锅子制作材料“特氟龙”释放有毒物质

  也许你不知道若干年前的“特氟龙”风波——当年,首创的不粘黏技术被质疑可能会在烹饪时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全氟辛酸铵。美国环保署经过研究后认定,这种物质属于致癌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然而,并不认可这样的“审判”,坚持认为,其过去40年的应用与实验足以证明,这个缩写为PFOA的物质是安全无害的,公众可以放心使用。双方较量的结果,美国环保署终承认了检测结果。

  时至今日,第二代、第三代的不粘锅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有关不粘锅是否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物质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一些产品监督机构坚持认为,制成不粘涂层的化学物质一定是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但可能这样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专家建议我们,使用那些品牌过硬、价格相对较高的不粘锅的安全系数肯定远远大于那些便宜的不粘锅,理由是“不粘涂层会更结实,不会被铲子、勺子轻易刮下来进入到菜饭当中”。

  专家同时建议,为了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导致有害物质释放,我们应该经常更换使用炊具,多用那些没有不粘涂层的不锈钢锅。“虽然普通锅具洗刷起来麻烦一些,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有有毒物质因为高温加热进入食物,然后累积在人体内伤害健康——少量或许无害,日积月累就很难说了。”

  专家建议,购买并使用高品质的不粘锅,并与普通不锈钢锅轮换使用。

  使用塑料制品

  隐藏的危机:BPA(双酚A)

  BPA是一种化工原料,在食品包装中使用比较多,是用来阻隔食物与金属发生反应的。研究表明,这种化学物质是会释放分子在食物当中的,这种物质会使我们的内分泌紊乱。

  研究人员告诉我们,BPA遇热会释放得更多、更快。目前,加拿大、美国一部分的州和一些欧洲国家严令禁止在婴儿奶瓶的制造过程中使用BPA。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食品部门则规定了BPA的用量。

  识别奶瓶是否是含有BPA,可以看瓶身或者塑料制品的底部是否有一个三角形的环保回收标志,三角形里边有1~7的数字,分别表示第一到第七类塑料,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也存在不同。如果三角形中的数字是7的话,就一定含有双酚A。

  专家建议,选择不含有BPA的婴儿产品,尽量选用玻璃制品。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经常使用的东西却都含毒,我们日积月累的使用,已经慢慢的中毒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减少中毒就得注意哪些有“毒”的物品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