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理解关于太极拳的松与沉
太极拳的练习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练习的方法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之处。比如说太极拳的气练习就有很多特点的地方,掌握其中的特点之处才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很多的武术爱好者都不能真正的掌握。
在太极拳的技能特点中,同样也需要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找关键。
节节贯串
节节贯串运动,说明为了要达到所谓一动全动的目的,必须以腰脊为中心,所以要以腰脊带头。因为腰与脊是居人身的中部,天然具有中轴的功能,如果能够配合螺旋运动的缠丝劲,就可以达到节节贯串的要求,从而发挥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作用。同时全身关节的动度亦由腰脊来调节,并且由于腰脊带头的作用,做到节节贯串以后,就可以达到周身一家的功夫。练成这种功夫,只要腰脊微微一动,就能使全身。
内外各部配合着动起来,做到内外相合。这种贯串各关节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阻止关节退化,因此太极拳有健身难老的功效。至于此节节贯串的实质是关节的旋转,不是简单地由某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动,这种飞跃的动法是零断的,所以称为「零断劲」,是不好的劲。由此节节贯串运动出来的劲,因为也要运用缠丝劲,所以是形成一种关节与肌肉贯串起来的「贯串劲」,这就是节节贯串的实质。说到节节贯串运动的掌握是在运动时,必须由腰脊作发动机,以腰脊为中心,这样才可以练好节节贯串的功夫。陈鑫著作中对于贯串一事说得很多,大都?重于内部的气与显于外的神,他说︰「拳之一道,进退不已,神气贯串,绝不间断。」「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上着下着,一气承接,勿令神气间断。」「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启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成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陈鑫所说的神气贯串,一气相生,一气贯通等︰也就是要求节节贯串,进而着着贯串(就是第六特点的一气呵成),要达到贯串一气,对于所谓拳势之起、承、转、合,必须明白研究清楚。「起」是发势,也叫作起势,陈鑫说︰「打拳全在起势,一起得势,以下无不得势」。「承」是接?,陈鑫所谓︰「接骨斗笋,细心揣摩」。「转」为变换,亦称转关,陈鑫曾说︰「平素打拳,全在一起一转,所谓︰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合」为成势,就是在每着式成之时谓之合,陈鑫在肘底看拳一着内论势成合之之法谓︰「…右手自南向北顺转一圈,仍归至南,捋住拳落在左肘下,眼看住拳,右膝屈住,膝往外开,精往里合,诀在大腿跟撑圆,大腿内股上边往里合,如此,不惟合住精,?亦圆,顶精领住,脑微偏西北?门微向下一二分,胸合住,迹似停,气却不停,必待内精徐徐运到十分充足,下势之几,跃跃欲动,方能上势与下势打通,中无隔阂,一气流行,不但一势如是,拳自始至终,每势之未皆如是。」上述势之起、承、转、合就是做好节节贯串和着着贯串的方法,但有些身法、手法不易用文字形容,所谓一落笔墨,尽是糟粕,要学者自己去心领神会,默默揣摩,总有所得。
着着贯串
是一气呵成运动,是上述的步骤的进一步的扩展方式,也就是做到着着贯串。
使在练全趟架子时能够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这个一气呵成着着于内劲的不断,这是可以使运动量增大的方法。其具体的方法是︰在手法上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迭;在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在开合、收放时,要有收即是放和放即是收的意和劲。这些也是要在缠丝劲的运转中来实现的。如果在发劲之后,出现了断劲的现象,就要将这种发劲的余意接续下去。万一意与动作也脱了节,形成意外驰,动作无主,变成内外不一时,这是意也断了,那就要运用意和劲的余神来接续下去。为了要做到这点,劲要有折迭转换,动作要用意不用力,使演练拳架的身法如同长江水流的滔滔不绝,中间毫无御劲的地方,亦无意驰的时候,这样就可自然地达到一气呵成的要求。
折迭与转换两词是于武禹襄之「十三式行功要解」(即十三势行功心解)内之「往复须有折迭」及「进退须有转换」两句。陈氏缠丝劲中包含着此种变换,是依据太极阴阳变化,互为其根的法则,方法是包含在转接转关,接骨斗笋之中。至于书中论及劲别和一气呵成一节所引之「太极拳正功解」之论方圆与「太极文武解」之论文武,均见杨氏传抄谱中。陈鑫著作中有「太极拳内精圆图」,系仿河图作缠丝圆劲图及「太极
拳外形方图」,系仿洛书作行体方正图,说明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方者其形,圆者其神也。圆因方成,此方圆相通之理,要皆本「一」字所生。「一」字两头合注周围撑开,则为太极圆图,错之则为缠丝图,双之则为褊圆,再变之四角撑开,则为方图,至三角、五角、六角、七角、八角、九角、皆方图也,皆由一生二而推之也。即尧典所载日月运行错综之缠次圆图,莫非由「一」字所生也』。此理
这是方圆相生之理,也是阴阳的理论,不断的进行转换。
至于方圆相生之应用,是在初学时一切动作要求圆,等到功夫相当纯熟之后,在运劲到达终点时,就要在圆中现出方来,那就可以表现出各种劲道来,亦即是发劲。如果能够练到由大圈收至小圈,由小圈练到没圈,祇运用肌肉皮肤的涨缩和骨的些微地一转,变换角度来实施拿放,败敌于不知不觉之中,到了有这种功夫的地步,那就可以不必顾虑有断劲发生,这是表示已经达到方圆相生的高度境界了,而且在练拳时的神气一定随着动作而动荡,能够神气动荡,也就表明内在的意识没有离开动作而外驰,也就是一气呵成了。所以一气呵成也要从意识上注意,非徒在外形。?
刚和柔(柔相济运动)
是刚柔相济运动,方法是从柔到刚和从刚到柔。在初学时间,因为人身原来有一股僵硬劲,要力求柔软来化去这原有的僵硬劲,所以在这时间练拳要越柔软越好,这段时间愈长愈好,一般要一、二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之谓求软摧僵时期,这一时期的特色是尽力求柔,在毫不用力的原则下慢慢地动作。这时愈柔软愈能摧去原有的僵硬劲,要练到一些僵硬也没有,动作起来能节节柔软地贯串起来,那就可以所谓有心求柔,无意成刚了。全身松开,是一种有意识的松,不是一种像一堆烂泥的松,同时也不是有丝毫努责鼓劲,由松开的放长来使身肢产生一种富有弹性的掤劲。练拳练到极柔软以后,再用功练习,使这种具有弹簧劲的掤劲加强弹性,就成了太极拳的刚。这种刚是经千锤百炼出来的富有弹性韧性的刚,这种刚也是要从缠丝劲的绞来绞去中练出来的。有了由柔练出来的刚,就可以达到忽柔忽刚,亦柔亦刚的境界,这个时期称之谓练柔成刚时期。练成了可刚可柔,忽刚忽柔,亦刚亦柔的程度,更进而配合着拳势的开合变换刚柔,原则是在神气上隐的时候是柔,显的时候是刚,在拳势上是通过开与合,在运劲过程中表现为柔,在运劲到达落点时,则表现为刚。因有神气的隐显与劲势开合的配合,刚柔就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落点是运劲到达尽头之点,乃是神显气聚之处,所以此时此处运用刚法,可谓恰到好处。除此以外,在一切开合转换过程中,因为都是神气鼓荡和圆活转换变化的过程,此时均宜用柔法。概括起来说,每个拳式动作都有开合,每个开合过程中都有运劲的落点,落点要用刚劲,其它都用柔劲,这样就会达到刚柔相济。因此有「柔行气,刚落点」的术语。按此术语见于河南泛水苌乃周所著之「苌氏武技书」(苌书为柔过气,刚落点)因此书中引述苌氏之「刚柔相济论」的说法而归纳为五点。(不赘叙)据徐震整理苌氏武技书序内述及苌氏初学于武禹襄,后遇阎圣道,技益精云。苌氏所传,虽非太极,但已深得太极之真义。因此徐震序云︰「然其书言拳技,主于养气,务使气藏于腹;精神合一,气力乃成,气力者,即精神能胜物之谓。言应敌,则重在虚实相济。言运功,则谓两膊宜柔而活,不可使着力。言仆人,则必前脚速进敌之身后,而不拘在人脚之内外。言练法,则须因势之自然,务使外形一家,再令圆熟,将筋节松开,皆微妙渊深得其枢键矣。其论打法云︰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其论出手云︰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此太极拳家之要义,而苌氏亦得之,又足见其采摭之精也。」
陈鑫论太极拳刚柔相济谓︰「运动似柔而实刚,精神内藏而不露。此为上乘。」「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干健坤顺之德。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寻,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皆具,是谓阴阳合德」。其言运动方法,要不可使气,轻轻运动,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而已,不可过,过则失于硬,由柔而刚,以至刚柔相济。太极拳锻炼之法由柔入手,为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