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浅谈练好太极拳是推手的基础

  推手是每个习拳者的目标,推手也是太极拳的检验阶段。太极拳教程中这么描述推手:打拳是推手的基础。很多人拳还没打好,就想练推手是不现实的。太极拳教学对推手的训练很严格,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打拳是推手的基础

  推手具有实战功能,也是练习太极拳的终目标。打拳也是练习推手的基础,掌握好太极拳的基础,才能练出推手。

  首先要从练拳入手

  “练拳不推手,到死也没有”,而“推手不练拳,就是闹着玩”。体与用是永远不可分离的。体是知己功夫,用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推手不能单独存在,离开拳的演练就舍本求末,不练拳光推手永远得不到拳的真谛,永远在皮毛,入不了门,所以说“就是闹着玩”,玩玩劲还是挺有意思的,但离拳还太远,离“拳与道合”就更远。

  很多人都想练习推手,觉得推手有意思,练习太极拳太枯燥乏味,诱人的是推手与实战很接近,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

  从任何意义上说,拳都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先打拳,后推手,多打拳,少推手,以拳为主,推手为辅。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推手在练什么,怎么练。

  即使抛开养生与技击,只从推手技能的提高来看,也是离不开练拳这个根本的。

  只要与人搭手,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受迫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九要”“三害”“放松”“用意不用力”等等拳中基本理念的理解和体验就要与平时自己练拳时大打折扣,产生变形和扭曲,非常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会感觉到,打完一套拳之后,全身轻松愉快。

  严重影响以后的提高。既然要“知己知彼”,先知己,才有可能去知彼,知己的功夫都做不好,谈何知彼?有人说,人好比是一个圆,圆内是你已经有的知识,圆外是未知而要获取的知识。

  你自己的圆越大,所获取的知识才能越多.套用到拳和推手的关系上,拳就是那个圆,我们要尽可能把自己的圆做大,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去应对外面的未知.

  所以,孙门教拳不到相当程度是不能练推手的,一定练到脚下有根,手能开始放松,才能学习推手,否则肯定是顶牛摔跤。比较起来,脚下有根相对还容易些,只要下功夫站三体式,一定会有,而手上放松要困难得多。

  因为人在受到外力时的本能反应是用力而不是放松,这就需要在长期的盘拳架过程中去寻找、去锻炼,首先在自己练习时要作到,而后才有可能在与人交手时放松。

  太极拳的四个劲

  1、发劲

  发即是发出之谓,或使其跌仆以制止对方进攻,无论主动被动,均可以劲发之。

  发劲之应用犹如打弹子,持杆者要计算台球之位置和角度,而后决定用高杆或低杆或平杆,或左或右以及用力之大小,既不能快亦不能慢,要恰到好处时发之。

  2、拿劲

  拿即截止对方进攻,拿住对方手臂,避开对方之重点,或拿住对方关节,以牵制对方活动,或拿对方重心,使其失中。然此法并非用力抓拿,而是用粘与黏拿之。

  太极拳拿法与外家擒拿手法不同。擒拿手法系抓关节,拿经络,制穴道,使对方不堪痛楚而就范。太极拳则以劲拿劲,拿对方关节,使其屈伸不得*;拿对方腰胯,使其进退失据;拿对方重心,使其失中而全身无法控制。

  3、打劲

  打即是打击对方,或打出,或打倒,目的在于制敌致胜,使其无反击能力。 打劲有打势与打意之分。打势是打对方攻势,一拳一掌可以打人,肩、肘、胯、膝也可以打人。打意是刺激对方精神,或指上打下,使对方感觉本在上部而劲已打到下部,或先重而后轻,或先轻而后重,或声东而击西,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使对方难以捉摸。

  4、化劲

  化即是化解对方进攻。以柔化之为主。所谓以柔克刚,有若无、实若虚,因其所适,顺而成之谓之化。并非不抵抗,而是大化小,小化无之意,以期制止对方赓续前进,此即实则泄之,虚则补之,迎而夺之,承变而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