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就是血糖高吗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饮食也是越来越千变万化了,人们吃的人事食物中含有的糖分也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是血糖高就会出现糖尿病,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那您知道糖尿病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吗?您知道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吗?今天三九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糖尿病的疗养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糖尿病的认知误区
现在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患有三高了, 但是有的人认为只要是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只要是血糖高就是糖尿病的,这个理论真的成立吗?还是人们的一中错误的认知呢?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血糖高?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就没有糖尿病?
确诊糖尿病后,是不是就不能吃含糖、胆固醇食品?血糖降得越低越好……10月29日上午,广东药学院校长、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郭姣教授指出,糖尿病不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种渐进性、隐匿性、全身性疾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判断什么是单纯的血糖高,什么才是属于糖尿病的范畴呢?有什么样的规则来具体的划分呢?那么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认识糖尿病。
她提供了三个重要原则:早期预防与后期治疗同样重要,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自我管理与专业治疗同样重要。
误区1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
“糖尿病不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种渐进性、隐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防治。”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形成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项代谢紊乱。它可引起人体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根据相关的专家介绍,一般患有糖尿病的人,都是会伴有轻微或者是比较重的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的,并且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高血糖的现象。但是单纯的高血糖是伴有其他的高血脂、高血压的。
据郭姣介绍,她带领的团队在2009年对316例高脂血症患者调查发现,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占84.2%。
2012年中国糖尿病学会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目前患者多几种代谢病并存,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血脂异常中一种或两种的占72%。
而一项对全国10家医院近10年、针对346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统计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51.5%,高血压41.8%,肾脏并发症39.7%,视网膜并发症31.5%,冠心病25.1%,脑血管病17.3%。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患者甚至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但遗憾的是,中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达标的患者仅有5.6%,临床只有针对上述代谢病单一病种的防治指南。
误区2 :没“三多一少”症状就没糖尿病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其实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明显。”郭姣指出,糖尿病的诊断要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来定,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确诊断: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或加上口服糖耐量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基于糖尿病为隐匿性、渐进性、全身性、多系统、终身性疾病,我们认为并主张,早期预防与后期治疗同样重要。”
早期预防的目标,一是未病先防,对糖尿病前期或易患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等,达到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二是已病防变,对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她建议,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均需要及早筛查;
误区3: 糖尿病患者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郭姣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脑中风,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加剧原有的视网膜病变。新近又有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会增加患痴呆症风险。
造成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类药物用量过大;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运动量过大,或是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等。“总之,血糖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而是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在降糖同时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范围如何控制才合理?她建议一般以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为宜。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误区4:不能吃含糖、胆固醇食品
“糖供应了人体活动70%的能量,是脑唯一能量来源。”郭姣分析说,糖主要有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在水果中含量丰富,甜度大,吸收快,食后能迅速进入血液,尽量少吃。
老年糖尿病的根治方法
1.低血糖
在老年人中常见,并且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严重的或致死性低血糖的危险性与年龄呈指数性增加。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重要的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糖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老年糖尿病治疗发生低血糖时常常缺乏自主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等。
2.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主要见于老年人,常无糖尿病病史,即使有病情也较轻。老年糖尿病很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可阻止酮体的过多生成。
但在应激情况时,伴严重失水(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不能主动饮水),因脑血管意外使用脱水、利尿剂,伴腹泻、呕吐,进食减少,误补高渗葡萄糖等可诱发本病。表现为严重脱水状态,常伴有意识障碍。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
老年糖尿病虽然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可诱发酮症酸中毒,且病情重,预后差。乳酸性酸中毒也常发生在老年人,主要原因为老年人常有心、肺、肝、肾功能减退,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后易引起组织缺氧,乳酸产生增多,排泄障碍,预后不良。
4.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包括视网膜病变和肾病,比较常见。其严重程度主要决定于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病程和长期的血糖控制状态。
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和下肢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以闭塞性病变为主;心肌梗死症状可不典型,无痛性较多见(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后较年轻人差)。下肢血管病变为全身广泛性动脉硬化的一部分,严重者出现间歇性跛行。
6. 感染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抵抗力削弱,白细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处于体表的皮肤黏膜及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易发生感染。
7.其他
神经病变也很常见,下肢疼痛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糖尿病足”是下肢神经、血管病变加上感染的综合作用,表现为创伤、破溃、感染、坏疽、病变发展迅速,可深至骨头。因此,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足的保护,保持清洁,鞋袜松软,避免任何创伤,及时治疗。
1、 一般方法
①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认识,消除顾虑,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②控制饮食。
2、自然因子疗法
①矿泉疗法 矿泉水能减轻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口渴、神经性疼痛),降低血糖值。本法与饮食疗法有协同作用,适合饮疗的矿泉有重碳酸钠泉、碳酸泉、氯化钠泉、硫酸镁泉、氡泉等,每次150~200ml,每日3~4次,4~6周为一疗程。饮用矿泉水时应禁饮茶,并可与矿泉浴并用。
②矿泉浴 目的在于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而改善全身状况。浴温因人而异,以舒适感为宜。研究表明,当患者感到佳浴温时降糖效果好,是和浴用的矿泉有重碳酸钠泉、碳酸泉、氧化钠泉、硫化氧泉、硫酸钠泉、氡泉等,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为宜,12~15次为一疗程。
3、物理疗法
①高频电疗法 可选用短波、超短波或分米波,将电极前后对置上腹部,由微热量逐渐加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15次为一疗程。
②超声波疗法 在胰腺区移动治疗,每日1次,每次5~7分钟,10~15次为一疗程。
③针灸疗法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或电针对糖尿病患者有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可使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表现为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提高。针对糖尿病“阴亏阳亢”的特点,多数人认为治宜滋阴清热,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中脘、膈俞等,以针刺为主或用灸法。手法为平补、平泻、轻浅运利、循经补泻、针后按压等。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糖尿病的认知误区是什么了吗?您是不是已经知道生活中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了呢?我想您一定都知道糖尿病的疗养方法了吧,那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分享给您身边的小伙伴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