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秋天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肺”呢
饮食上进行调养
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应防"秋燥”。秋季的膳食应贯彻"少辛增酸”原则,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果蔬,如雪梨、鸭梨,生食可清火,煮熟可滋阴、润肺而防燥。
秋季易伤津液,故饮食还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对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红枣糯米粥等都是益阴养胃佳品。初秋,又属长夏季节,此时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而气候渐冷,这时饮食还要适当多食些温食,少食塞痛之物。
生活习惯和精神调养
1.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在起居方面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早卧早起。晚上10点就睡觉,11点就能养肝胆之气,不然你的肝胆是养不起来的,尤其是嗜酒的男人一般肝胆都不好,再加上晚上睡觉晚,易导致肝病惹上身。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眠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专家说,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困了什么时候就睡,这是符合养生原则的。
2.使志安宁
肾藏志,顺应了秋收之气,就能使肾经不妄动。所以秋季人们的性生活要有所收敛。动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疯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见,有些动物甚至干脆冬眠了。动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要不是因为外来伤害送命的话,绝对是尽享天年的。而现在的人又怎么样呢?从来不遵守自然之法则而行事,所以耗损了身体的精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5.内心宁静
秋季日照减少,花木开始凋谢,特别是霜降之后。"无边落木萧萧下”,常使人触景生情,产生凄凉、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中医认为,"喜怒思忧恐”五志之中,肺在志为忧,忧的情绪很容易伤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经常咳嗽,还患有肺病,这与她忧郁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因此秋季养肺就要注意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培养乐观情绪,可以参加登山赏红叶等有意义的活动。我国古代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登高远眺,饱览奇景,有心旷神怡之感,可使一切忧郁、惆怅顿然消失,又可调剂生活,实为人间乐事。
肺是秋季人体最脆弱的脏器,秋季如果燥邪入侵,容易伤肺。为保护肺气,此时建议"少言”。因为说话过多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在秋燥季节中常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话,不利于养生保健。秋季养肺要多喝水、豆浆,多吃粥,还可适当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和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同时,秋燥天气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每天2000毫升为宜。另外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要忌冷饮,以水温热为宜。
肺经当令在寅时,养好肺气可安眠
寅时就是早上3点到5点这段时间,在中医里此时被认为是肺经当令,也就是肺经值班。寅时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体由静变为动的开始。而有些人经常会在这段时间莫名其妙地醒来,然后很长一段时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要过了5点才能疲惫地入眠。如果你长期有这样的经历,可能是你的肺有了问题。因为肺经当令的时刻受到了邪气的侵扰,人就会自然地被惊醒。
如果再加上晚上燥热出汗,白天畏寒怕冷,根源就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所以身体必须结束寅时肺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这段时间如果你除了惊醒还发现自己流汗,那就是肺部有问题了。建议你去医院检查。
另外,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肤是由肺经的气机来充养的,如果肺经气机太足,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导致皮肤发红、怕热、容易过敏;如果肺经气机长期虚弱,皮肤血液循环不足,就会失去光泽,肤色比较暗淡。这时,只用化妆品不能达到美容目的,首先要将肺经的气机养起来,这样内外兼修,效果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