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病症,对于工作和生活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么导致它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在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与大腿后侧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物提起,支点常位于腰骶部,此刻韧带无骶棘肌保护,作用力全部落在腰部韧带上,棘上韧带在外层,其承受的张力大,故易损伤。当韧带纤维发生退变,弹力减小,弯腰提物用力过猛,或躯干突然用力旋转,或长期弯腰负重等,极易造成棘上韧带从个别棘突上撕脱或剥离,而出现腰与下肢症状。
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急性损伤,常在弯腰负重下突然直腰时发生,或搬取重物与工作不慎身体扭转而引起。慢性者有腰部劳损或久病不愈的病史。
2、伤后脊柱部疼痛,痛点多局限于1到2个棘突,弯腰时痛剧。偶伴有腰背部及下肢酸痛,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腰部无侧弯畸形。
3、检查时,可触及棘上韧带钝厚、稍隆起、压痛明显。拇指左右拨动时,可有紧缩感或韧带与下方剥离而浮起(范围常在1厘米左右)。慢性损伤,剥离面多见1到4厘米,但无明显触压痛,仅有酸胀感。
4、如伴有棘间韧带损伤,常在患处(两棘突间)触及一高起的软块,压痛明显。
棘上韧带损伤的治疗
1、原则:舒筋通络,活血祛瘀。
2、施术部位:损伤段棘上韧带处及两侧。
3、取穴:身柱、命门、阳关、腰俞、委中、扭伤、人中。
4、施术手法:拨、按、揉、擦、抹。
5、时间与刺激量:视伤情而定。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弹拨按抹韧带法:病人取俯卧位,腹部垫枕(亦可坐位)。术者立于其左侧,一手拇指按压(固定)损伤段韧带上方,另手拇指在患部左右弹拨棘上韧带(急性弹拨数次,慢性可增加弹拨次数)继之,拇指顺韧带方向滑动按压数遍,再用拇指自上而下抹数遍。
(2)按揉两侧擦棘法:接上法。两手拇指沉稳地按揉损伤段棘上韧带两侧数分钟;继之,一手掌在腰背部直擦督脉,至热为度。
(3)按压俞穴通络法:接上法。用拇指端或偏峰按压身柱、命门、腰俞、委中穴,各半分钟;继之,嘱病人坐位,术者立其前方,两拇指同时按压两侧扭伤穴。有得气感时再令病人活动腰部。
如伴有棘间韧带损伤,可在病人坐位施术“屈伸脊柱按揉法”数分钟。操作如下:
病人取坐位。术者坐其后方,一手固定肩部,根据需要将脊柱缓慢的前屈与伸直,同时另手拇指按揉数分钟,按揉时注意痛重用力轻,痛轻用力重。而后,掌擦督脉与两侧数分钟,或以热为度。
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手法后嘱病人1周内避免腰部旋转活动,3日内不作身体后仰动作。韧带肿胀明显者,可用百分之二奴佛卡因2毫升,局部封闭每日1次,共2次。
2、慢性损伤:手法后配合湿热敷或中药外敷,注意局部保暖。
3、急性期,治疗以理筋通络为主;治疗数次后,则以活血祛瘀为主。
4、急性损伤,减去督脉部擦法,多用推理、滑按手法施术。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于棘上韧带损伤的相关内容都已经比较了解了,在治疗的时候要采用正确的手法,还要针对损伤的性质进行区别对待,这样对于恢复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