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如何科学养生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那么对于雨水节气,你都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雨水节气在什么时间吗?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呢?雨水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雨水节气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目录
5、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6、雨水节气养胃健脾防上火
24节气之雨水节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
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
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
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
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根据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显示:武汉为43.4、58.7毫米,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的生长需要。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
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
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
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
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2、运动
《遵生八笺》中原文:“运主厥阴初气,时配三焦手少阳相火。坐功: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拗劲转身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干及肿.哕,喉痹,耳聋,汗出,目锐毗痛,颊痛,诸候悉治。”
具体方法为:应该于每天夜十一时至凌晨三时进行修炼,自然盘坐,周身肌肉放松,两手握拳,弯肘上提平胸。调息用意念引气运行于手少阳三焦经脉络,练功时,两肘后引,缩颈含肩,头部缓慢向左移转,吸气;头复正后,两手前伸,收下颚,提耳根,头部缓慢向右移转,呼气。如此反复各15次。练毕,漱口、咽津、伸腿踢足,起立后自然散步。这些功法都有相应的防病健体功效。
3、饮食疗方
不少养生家赞成春天多用大枣,因此物性平味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C及粘液质等,是补脾和胃的佳品。谚语说:“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是可信的。
(1)仙人粥
配方:制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
做法: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
此粥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通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痫,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2)银耳粥
配方: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