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度夏—心血管病夏季预防
夏日来临,连续高温让很多人明显感到了身体的不适。夏季虽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这个季节却有它的特殊性,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尤其对于一些本来就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更应注意在这个季节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夏季天气炎热,夜晚燥热,气压低、湿度大,而人体在高温环境里容易出汗,导致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影响血液供应。如果发生在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里,就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另外,天气炎热,人体的血压最容易波动,血流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后形成的血栓堵塞住了供应心脏的血管,就会引发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夏天室内外温差过大,以及高温引起的情绪激动也会诱发各种心血管病。因此,在天气炎热时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控制高危因素
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夏季,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引发危险事件。首先是血压的波动。由于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而这个时候如果降压药得不到及时调整的话,可能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在血压容易波动的时期,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血脂和血糖也会因夏季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所以也要严格加以控制。
二、健康饮食
夏季饮食要清淡,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且不可暴饮暴食,不可过度饮酒,注意饮食卫生,保证水分充足摄入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盛夏时节,心血管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可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最好喝一些白开水。夏季营养要注意全面均衡,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三、适量运动
夏季因天气炎热,运动后很容易出汗,所以运动锻炼一定要适度,但也不能完全不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可增加肌能储备,对改善心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运动要适量,避开高峰期。"高峰期”是指上午6时至9时,该时段为冠心病的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缓,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炎热夏季,冠心病老人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下午或晚上,切忌在烈日下锻炼,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的"桑拿天”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四、防暑降温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8℃左右为宜。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五、作息规律,心态健康
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少熬夜,减少夜生活,健康的体魄来自好的睡眠。情绪剧变可诱发急性冠脉事件,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