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与血管健康

*基导致组织衰老的学说是美国学者哈尔曼于1956年提出的。吸人人体的氧是能量之源,但同时,氧在代谢过程中又不断地产生活性氧,即*基。活性氧能生成脂质构成细胞膜,也能生成攻击体内蛋白质的各种不稳定的"基团”,并由于这种"基团”的连锁反应损伤组织、器官,当然也包括心血管

1.对人体的损害

体内的*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使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损害细胞膜。这种过氧化脂质就是脂褐素,可以沉积在脑和心肌内,使,心脑老化;也可沉积于皮下,形成老年斑。过氧化脂质从受损脏器流到血液中,可以成为引起血管病变为主的二次性病因,例如糖尿病的并发症、休克时出现的诸多脏器损害等。在心脑血管病的生成因素中。目前认为,*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如何产生

体内*基的来源有二:一是摄取外界各种环境因子产生的;二是通过体内各种反应产生的。环境因子有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各种离子等;化学药物中的二氟氯澳乙烷、阿霉索、正定霉素、丝裂霉素C、多霉素、扑热息痛、安基比林、呋喃坦丁、异炯肼、异丙嗪、冬眠灵、灭滴灵等;重金属中的镉、汞、铅、铜、铁、锰、铬、钴等,如果大量进入体内,可产生*活性氧。在体内产生的*基中,有一种作为各种活性氧的前驱物——超氧化物是通过体内各种反应产生的,包括活性化的白细胞、细胞内颗粒、酶的生物反应。

3.怎样消除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既获得了利用氧的功能,也获得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首先,是通过酶防御清除*基。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可使超氧化物迅速生成氢和水;肝脏和一些细胞内含有许多过氧化氢酶,其主要作用即清除过氧化氢;细胞质和线粒体中有许多谷胱甘肽氧化酶,能与氢化过氧化物反应。其次,是通过非酶物质防御,如维生素E为脂溶性抗氧化剂,在细胞膜和血清脂蛋白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为水溶性抗氧化剂,在细胞外起抗氧化作用。最后,是通过迁移金属结合物的方式防御和清除*基,如铁和铜都是*基反应的媒体,人体必须控制其活性,体内的血浆铜蓝蛋白能使2价铁(Fe2+)转变为3价铁(Fe3十),血清中的铁输送蛋白有消除非结合铁的作用等等。

4.清除*基的物质

维生素C:维生素C最早是以抗坏血酸因子而被发现的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中,尤其在新鲜果蔬、绿茶、柿子、柑橘中含量最多。维生素E:作为抗不孕因子被发现的脂溶性维生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现发现它同样具有卓越的抗氧化作用。胡萝卜素:是含有40个碳原子的脂溶性色素,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藻类、苔藓类、光合成菌类中。山橛子、辣椒、橘皮、橙皮以及红花、西红柿、柿子、西瓜、胡萝卜等,都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黄酮类:黄酮类是作为骨骼的基本构造的一群天然色素的总称。其中有很多种类,在人体内与糖结合而以配糖体的形式存在,多呈黄色,故名黄酮。黄酮类物质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过敏、抗毛细血管通透性、镇痛、降压等。最近发现,黄酮类物质能刺激嗜中性自细胞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此外,大豆、人参中的皂苷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基可以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的内壁变得粗糙,血液中的胆固醇便容易沉积下来,最终导致动脉的硬化,在此基础上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病变。因而说,*基过多生成不利于血管的健康,为了保护血管,应该清除体内过多的*基,补充足量的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