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与动脉硬化

提起胆固醇,人们都知道它是造成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其实,胆固醇对人体是有两面性的。

首先它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生成的前体物质,又是合成胆酸盐的原料,与生物膜的通透性、神经髓鞘的绝缘及神经传导均有着密切关系。

其次,胆固醇在机体内含量过多,易于沉积于血管壁,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或胆石症。 一般情况下,细胞膜与血浆中的血脂是处于动态平衡的,当血浆中的胆固醇增加,引起细胞膜中的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增加,红血球膜的流动性下降,就会引起红血球变形性下降,红血球硬度增加,这就是动脉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正常人血浆胆固醇浓度为150——250毫克/毫升,而且人体内的胆固醇除了少部分来自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脑组织、蛋黄、蟹黄等外,大部分是由体内合成。主要合成场所在肝脏,其次在小肠。人体主要是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平衡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就会逐渐减弱。如果是在某种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下,这种能力也会下降。

为了预防高血脂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人们少吃一些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卵磷脂的食物,这样就可降低血清的胆固醇,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