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之宜

为了满足机体的需要,我们每天必须及时饮用足够量的水,使人体水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中,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究竟如何正确地饮水呢?

(1)不等口渴就应喝水

应当养成提前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已开始脱水,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觉到需要饮水,这时喝水实际上已经晚了。尤其是老年人的感觉神经敏感性已下降,对缺水感觉很迟钝,更应养成每天按时喝水的习惯。

(2)口渴时不宜一次大量饮水

一般每次饮水300~500毫升即可。尽量避免口渴时一次性超量饮水,那样易引起人体内体液的浓度变化,而产生不良的后果。

(3)晨饮温开水益处多

在每天的清晨饮一杯温开水,被营养学家认为是一种健身的方法。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皮肤和呼吸器官失去了一部分水,再加上尿液的形成,使人体内相应缺水,使血液变稠流动缓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容易诱发心脏病。早晨起床后补充适量温开水,有助于清洗肠胃,促进食物吸收,并能很快地被排空的胃肠吸收利用,使血液稀释,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这样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还有助于心、肝、肾和内分泌腺生理功能的改善,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

(4)餐前饮水较合适

一般成年人每天约需2500毫升水,除由食物和体内代谢水提供外,还需补充约1200毫升的水,将这些补充的水,安排在三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饭前空腹饮水,水在胃内停留时间很短便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1小时左右便可补充到各组织细胞中,以保证机体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三餐前饮水分配量不应完全一样,一般来说,早餐前进水量要多些,中、晚餐前要少些。饭前饮水以温开水较合适,切忌饮浓茶,因为茶水有利尿作用,会影响机体水液平衡。

(5)饮水必须温度适宜

营养学家研究表明,以20~50℃的开水较合适。水温不宜太低,并且尽量少饮冰水。因为冰水会从口腔、食道、胃肠中吸收很多热能;同时内脏器官遇冷会使其黏膜下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妨碍消化,还容易引起腹泻。

(6)饮水要卫生

饮用各种类型的瓶装饮用水时,要符合现行卫生标准。饮用煮沸的自来水要新鲜,不宜久放,久放会失去生物活性作用或者被细菌污染,对人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另外,要避免饮用有毒有害的凉开水,如锅炉中隔夜水、蒸馒头锅底水、煮沸时间过久的水等等。因为这些水中含有亚硝酸盐,能使人体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状态,从而使人面色灰暗甚至皮肤紫绀,以至危害人体的美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