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艾灸可以轻松治疗多种疾病

  艾灸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是现代人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之一,一些白领喜欢用艾灸治疗颈椎病,缓解疼痛,还有许多头痛患者会选择艾灸治疗眩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艾灸可以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 三大骨伤病

  行气活血解毒灸法的原料很多,但临床上多以艾叶为主。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及防病保健的作用。

  落枕

  一些容易落枕的患者可以用艾灸改善这种症状,不要为了减轻脖颈部位的疼痛就进行运动,那样很容易把病痛严重化,应该固定住自己的位置,尽量放松,只要避免风寒,减少运动,轻者三四天即可痊愈,重者需十天左右。

  自我灸疗穴位

  悬钟穴:外踝上。

  主治:落枕。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5~10分钟。

  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主治:落枕、腰背痛等。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手背中指指根下(桡侧)。

  主治:落枕、颈部酸痛。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颈椎病

  避免长时间紧张劳累,注意防风寒,多进行局部功能性锻炼,积极配合治疗。

  自我灸疗穴位

  肩背穴:位于侧颈部锁骨上窝,锁骨上窝*上约2寸,斜方肌上缘中部。

  主治:肩背神经痛,肩胛风湿症,项背部肌肉疼痛及痉挛。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拇指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

  主治:颈项僵硬,颈项酸痛,各种颈椎疾病。

  灸法:艾条灸3~10分钟。

  肩周炎

  肩周炎很多是因为不正确的穿衣习惯和一些不好的睡觉姿势等造成的,长期露肩很容易让冷风侵入体内,淤滞关节所致,或因肩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淤滞,复受风寒温邪而起。灸法治疗本病以祛风、散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如配合自己康复活动效果更佳。

  自我灸疗穴位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主治:肘臂屈伸不利,手臂作痛,不能提举。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10~20分钟。

  特效反射区

  手背第二掌骨尽端。

  主治:肩关节疼痛。

  灸法:艾条灸3~10分钟。

  艾灸耳孔治牙痛

  牙痛患者耳孔朝上侧躺,把点燃的艾条悬于距耳孔3~5厘米的地方,使得艾条燃烧的热气进入耳孔,一直熏灸到耳内感觉温热时即可,一般为5分钟左右。左边牙疼熏右边的耳孔,右边的牙疼熏左边的耳孔,两边的牙都疼,双耳孔都熏。对中老年虫牙、火牙引起的牙疼有效,且无副作用。

  隔药灸治肠易激综合征

  你常常被腹痛腹泻困扰吗?你是不是一外出旅游就会感到腹部不适,总想上厕所?是不是一遇到气温下降就会受凉腹泻?在和上司谈话时是不是会因为紧张而产生强烈排便感?是否考试之前,偏偏又想上厕所?是否不敢吃凉、不敢吃辣、不敢吃水果和色拉,一吃便拉个不停?是否情绪稍一波动就要腹痛腹泻?不敢聚餐、不敢旅游?如果有以上类似情况的一种,那您很可能患了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以及腹部不适。常可伴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及胃痛、烧心感、失眠等其他全身症状,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多数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隔药灸是艾灸疗法的一种,源自元代名医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中有名的灸补脾胃法。以附子等温阳健脾药物特制而成的药饼,放置于腹部调理脾胃的要穴上,上燃艾柱,以灸火之热力再加上药物的作用,透达经络,逐寒湿、振脾阳,温中开邪,可调畅气机、温养脾肾、疏调肠腑气血,达到标本同治之目的。

  治疗头痛眩晕 巧妙保健百会穴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可以激发和增加体内的阳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部是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所以能够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和按摩百会穴能改善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低血压、失眠、神经衰弱、中风失语等症。

  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相信大家对艾灸治疗疾病方法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今天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艾灸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不要半途而废哦!后小编提醒大家在施灸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