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寒冬保暖最重要
在寒冷的冬季,获得温暖恐怕是人们渴望的事情了,那么你知道对于身体哪些部位防寒保暖至关重要吗?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冬季要做好“八暖”,以及冬季保暖养生易进4大误区哦。
进入了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抗寒能力下降,容易受凉发病,尤其血液循环较差,所以更容易受寒气入侵。那么冬季怎样养生呢?要想做好冬季的养生,防寒保暖很重要哦,必须保暖好身体的这些重点部位。
冬季要做好“八暖”
头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容易散掉。因此冬天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鼻暖
“鼻为肺之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守好这道“门”。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风大时出门戴上口罩。
耳暖
我们的耳朵体积虽然很小,但是因为它接触到空气的面积很大,所以耳朵的热量容易散发,且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它们佩戴好保暖外衣。
具体的方法很多,比如:你可以戴上耳罩,或利用宽大的衣服的帽子、或者围巾遮住耳朵。尤其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的时候,就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颈暖
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称得上人体的要塞。颈部受凉,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
因此,冬天出门一定要备条温暖的围巾,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等的人。
腰暖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可见腰部保暖的重要性。一旦腰部受到了寒冷的刺激,人的“先天之本”也会受到牵连,进而就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
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除了及时增添衣服,还要注意夜间睡觉时盖好被子;晚睡前可用双手搓腰,使腰部发热;必要时可选择护腰带加强保暖。
戴上护膝保护关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科主任张卓莉表示,部分正常人在大风天气下也可能会感到关节疼痛,所以做好保暖非常重要。骑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
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室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导致疾病高发。有暖气的房间常常紧闭门窗,不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建议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不走小巷
城市里不少地方会因建筑物阻挡,在一定区域形成“狭管风”,风速较高,因此尽量不走小巷。此外,外出时还需注意广告架、宣传栏、大树上吹下来的重物等。
做好通风,防煤气中毒
消防专家提醒,要经常检查煤炉、煤气开关与管道有无漏气,火炕有无裂缝,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洗浴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保暖养生易进4大误区
寒冷的冬季里关注的当然就是防寒保暖问题了,可是关于保暖你做得对么?是否衣服穿得越多越好?门窗关得越紧越好呢?日常中有4大保暖误区你有中枪了么?下面就为你揪出冬季防寒保暖4大误区,让你别再犯错哦!
误区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只起到隔离的作用,从生理学角度看,穿衣过多会抑制身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达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误区2:关紧门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门窗紧闭,以为这样屋内温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误区3:戴口罩可以抵挡住寒气
事实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仅不好,还可能让人体的免疫力降低。这是因为,人的鼻黏膜内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络,血液循环非常活跃,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天然的加温作用,而且人的鼻腔管道十分曲折,大大增加了鼻黏膜的面积,使得加温作用进一步增强。
这样一来,人体吸入的冷空气经过鼻腔管道进入肺部时,由于加温作用,已经接近于人的体温。然而,当人戴上口罩后,从体内呼出的空气会在口罩上遇冷变成水,一方面会让面部觉得更冷,另一方面潮湿而相对不卫生的环境也不利于人的口鼻部位的健康。
误区4:穿双厚靴子脚暖和就行衣服穿薄点无所谓
老话说“脚暖和了身上就暖和了”,因此有些爱美的女性在三九天还常穿裙子,再配双高靴,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当我们的身体受冷时,其实首先感到的是心脏仿佛被冻得收缩成了一小团,然后才是身体局部的冷感。
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护好心脏很重要。另外,受凉性胃痛、腹痛也是女性冬天更易患的急病,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身体的保暖尤为重要。因此,只有脚暖和是远远不够的噢。陈凯整理
结语:其实,在寒冷的冬季里,我们大家关注的当然就是防寒保暖问题了,能够温暖的度过一个冬季,而且不受疾病的干扰,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了哦,但是,朋友们不要陷入冬季养生的4个误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