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民币发行 久用“脏钱”恐患疾
从上个月十二号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一百元纸币,这是自零五年八月以来,央行再次发行新版人民币。这次新发行的人民币在外观上与前一版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其正面的阿拉伯数字“100”成金色,所以又被好事的人们戏称为“土豪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利往。”这句记载于《史记》中的名言言简意赅的表述出普天之下的人们都在为了金钱而不停地劳碌奔波。在物质文明繁荣的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成了决定国力昌盛与否的重要标识,而作为实际上财富的载体,纸币无疑是具有代表性。
然而,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和流转后,大多早已不复当初崭新的样子。也许一张纸币曾被千百双不同的手触摸过,沾染着汗液、体液、污泥、菜渍等等许多说不出来的奇怪东西,但无论怎样,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这人人喜爱的钱变得越来越“脏”了。
钱究竟有多“脏”?
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几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货币之中,以人民币的纸币细菌含量多,其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十八万。在对市面上流通的几种不同面值的纸币进行微生物学方面的抽样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其大肠杆菌和 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达在50%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针对这种情况也推行了一些办法,它在全国各个地方设置了一些钞票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除了负责销毁假币、残币以外,还兼具着对钱币进行定期清洁的重任,但是仅仅依靠少量的处理中心是远远无法影响到庞大的钱币流通市场的,因此,对于经常接触钱币的人来说,附着在钱币之上的各种细菌就成了致病的隐患。
哪些细菌“爱钱”?
根据检验发现,每平方厘米的纸币上沾染的细菌低有七千多个,而数量比较多的甚至达到了数万之多。要知道,基本上超过十元的纸币面积都在一百平方厘米以上,即使我们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现在流通的纸币,其上附着的细菌数量也是让人无法想象的。
钱币上的细菌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非常繁多。这些细菌包括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上百种,单就细菌细分来看,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家族”。它们中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毛霉菌、结核杆菌、黄杆菌、痢疾杆菌等等。
对于一些每天都需要与纸币打交道的人们来说,尤其对银行、证券、各种售票处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害,即使每天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也无法彻底的消灭病菌。
纸币细菌的危害
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史其实就是与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做斗争的过程,而“寄居”在纸币上的各种细菌,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如引发败血症、毛囊炎、咽喉炎、腹泻、发烧等多种病症。
若一个人在手上有伤口且未痊愈之时就接触钱币,那么葡萄球菌就会通过创口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伤口感染、化脓甚至血液感染等较为严重的状况。同样,钱币上大量存在的大肠杆菌也是一种致病的细菌,它可以通过污染食物、水来和人体进行密切的接触,然后对正常的肠胃功能进行大肆的破坏。如果被感染者的体质比较差或者本身就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那么大肠杆菌就可以“大展拳脚”了。它可以入侵人的血液,造成败血症,还可以让人腹泻不止,是一个让人颇为头疼的有害细菌。
如何避免细菌威胁健康?
1、改变生活方式
很多人在拿到钱的时候就习惯在手上吐上一些唾沫来方便数钱,唾液中在手指和钱币之间反复的摩擦接触,无疑会使大量的细菌附着在双手之上。这就要求人们尽量避免吐唾沫的方式来数钱,同时在接触完大量的钱币之后,要立即用肥皂洗手,保证大程度上的消灭细菌,只要方式得当,洗手前后的细菌数量可以相差十倍以上。
2、少用现金
在快捷支付非常普遍的今天,其实用到现金的地方越来越少。无论是出行旅游还是日常饮食,都可以在手机上轻松解决。所以,如非必要,身上只要带少许的现金以防急用便可。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被“污染”的纸币的一些简单介绍。各种面值的纸币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旦离开了钱,社会的正常秩序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普通的人民而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千金难买身康健”所言非虚。希望朋友们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