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解决头晕气短只需练此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运动,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很多人会选择跑步、爬山等剧烈运动,但是经常会出现头晕气短,而太极拳的特点柔和缓慢,是一项有氧运动,太极拳的好处强身健体,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练太极拳缓解头晕气短
很多人喜欢刺激的运动,但是身体却不允许,因此,小编建议您不妨试试太极拳,太极拳的招式动作非常有趣。
中年人长期缺乏运动或病后体虚,或身体过分虚弱,往往会稍动即感气短头昏,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中医专家指出,循序渐进的适量运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有助于消除与减轻中年人不应出现的这些老年人问题,太极拳是不错的运动养生方式。
曾有人说,太极拳将是未来治病的处方药,显然练太极拳对身体有诸多的好处。
中年是身体完全成熟和生命的重要转折期,这时如果出现气短头昏衰老的早期信号,其原因之一就是过逸,即必要的体力活动过少。
深圳市名中医曾医师说,中医讲“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视伤血”,中年人体力上的过分安逸,容易使人体的气血运行郁滞不畅,脑力劳动一天之后,郁滞的气血难以上荣于脑、旁濡四肢,内灌五脏,其常见表现就是气短、头昏、四肢困乏。
“动则谷气得消”,运动能加速饮食物的消化,畅行气血,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之中。因此,循序渐进的适量运动,有助于消除与减轻中年人不应出现的这些老年人的问题,运动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
太极拳的创编含有中医经络原理,女人练太极拳能补气养血,男人练太极拳能补肾防肾虚。
中年人怎样运动比较合适?曾庆明表示,人到中年,迸发式和剧烈运动已经不适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
“运动后身体微微出汗,虽稍微气喘但头脑更清爽,虽稍有心跳加快,但四肢更轻便,这就是华佗所说的‘小劳’。”
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气喘乏力昏困的中年人,因为这些运动耗气伤津,反而会加重气短乏力等症状,降低他们的机体免疫功能,弄不好还会造成运动损伤。
他建议,中年人可以进行传统的运动健身项目,“不过激、不过强,不易造成不良后果”。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式各样的养生功等具有中医养气全神的运动,皆可练习。
太极拳可入选不惑之年后的主要运动方式。“太极拳动作优美,看起来别有神韵,其运动量与同龄人所进行的中等羽毛球相等同。”
曾医师说,太极拳要求气随动出,即展放时呼气,内收时吸气,动作与呼吸高度统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肺活量、储备心功能的运动形式。太极拳要求专心致至,形随心动,做到心到动作到眼神余光到,实现神形高度统一。
习练稍久,渐渐会不知不觉中不再动辄焦躁,逐渐心平气和,事情能够看淡些,心思会用在工作上。他建议体弱气短、头昏体乏的中老年人不妨可以试试每日打打太极拳。此外,像慢跑、广播体操、打桌球、中老年人广场舞、交谊舞等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锻炼的次数每天好1至2次,而不是周末选择一天狂打球、猛爬山。运动也不能“一天打鱼六天晒网”,运动时间以早晨日出后或晚饭后1小时后为宜,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必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困神乏的中年健康问题。
练太极拳打通经络、补气养血
1、根据“来氏太极图”
太极图寓意的是大圆和小圆相互运转,合二唯一的螺旋线运动。
太极拳中手臂的大幅度挥动类似于“公转”,而手臂出拳、推掌时,手臂的转动,就是“自转”;类似于子弹在枪膛里的螺旋线加速运动。一旦触及对手的身体,依靠转动运气而发力,其力大无穷。
所谓的“要就不打,要打必伤;要就不伤,要伤必死”,就是说有功力者以旋转中螺旋加速的拳、掌发功而误伤对手。所以,有功力者练拳对打,拳与掌触及对手身体时,要求平稳出掌,而不是斜掌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