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这样晒太阳竟能治百病
众所周知,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喜欢晒太阳,其实秋天的太阳更应该晒,而且我们都知道晒太阳是老少皆宜的,而且有着诸多的养生好处,秋天的太阳更能帮助我们祛除百病,那么晒太阳应该怎么晒呢?晒太阳有哪些好处呢?婴儿晒太阳好吗?什么时候晒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发现秋天的太阳开始温和,不像夏天那般火辣辣。躲避了一整个夏天的太阳,是时候该开始晒太阳补补钙杀杀菌强身健体啦!一般人认为,冬天应该常晒太阳。其实,秋天也应该多晒太阳。
光线按波长可分为可见光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阳光是有效的天然杀菌因素,许多细菌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容易死亡。烟尘笼罩的空气、玻璃及有机物等均可减弱阳光的杀菌能力。因此阳光只能作为辅助消毒的方法。阳光杀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紫外线。紫外线与红外线相比,其波长短,但对人体的益处较多。紫外线能促进黑色素生长,使皮肤角质层增厚,阻碍病菌、细菌等有害物质侵入皮肤。直射的紫外线能直接杀死细菌和病毒,散射的紫外线能削弱病毒和细菌活动,抑制其生长发育。
晒太阳既可预防又能治疗佝偻病。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的7-脱氧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据有人统计,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维生素D约20国际单位。
另外,紫外线作用于皮肤时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抗神经性头疼、改善皮肤营养状况等多种效应。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还可以增强情绪活动,振奋精神。
秋季晒太阳补骨补气 一日3次身体棒
太阳是万物之源,生命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它。进入秋季,天气渐凉,阳光不像夏天那么猛烈,相当于天然的保健品。秋冬是晒太阳的好时候,这是不花钱的养生妙招,不仅可以温煦阳气,还能促进体内气血流通,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很有好处。
不论老小都要晒
中医认为,晒太阳有三补,一补骨头,二补阳气,三补正气。
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对于小孩而言,晒太阳有利于生长发育;对于中年人来说,可以减缓骨骼中钙的流失;对于老人来讲,晒太阳不仅可以防治骨质疏松,还可以改善抑郁情绪。
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驱散体内的浊气,这就是所谓的补阳气。
正气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对抗病邪。
因此,晒太阳对男女老少都有好处。
一天晒三次身体棒
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是金色的,照在身上可以活血化淤。练习的时候,可以站在环境较好、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重复这个动作,晒15~20分钟后,可以搓热双手、暖脸部,再散散步,有清心安神、舒缓疲劳的效果。
头为诸阳之首,五脏的精华之血和六腑的清阳之气都汇聚于此,是晒太阳的重点部位。午饭后,太阳当头,让阳光晒在头顶,温煦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心),晒一刻钟左右,可以通畅百脉、养脑补阳。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夕阳也很红,身体背对阳光。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多晒晒能调理五脏气血;好能边晒边拍打按摩,以一刻钟为宜。
晒太阳还能治病
中医讲“寒从脚下起”,患有老寒腿或长期腰膝酸软的老年人,往往是阳虚体质,秋冬季节常常手脚冰冷,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腿脚,有助于驱走体内寒气。同时,配合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经常腹泻、肚子疼的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阳灸”来调理身体,面朝太阳,边晒边用手反复按摩肚脐、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以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法对于宫寒的女性也有好处。
晒太阳别盲目
首先,秋冬阳光和缓,晒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其次,体弱的人千万别暴晒,容易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晒太阳好戴个遮阳帽。白内障患者需要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