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6健康大不同视频:文小平讲生姜的妙用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生姜的妙用

  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产品,草本植物资讯),生姜治病古已有之,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同医生开药方”之说。初生嫩姜名紫姜或子姜,根宿为母姜。姜,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佐料,姜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记载,甚至在科技文明的今天,西方科学家也不断研究姜对人体的神奇疗效!本书提供近千种民间养生姜方,让您轻松套用,养生又养颜!

  姜作为常见厨房调味,还有着其他的作用,比如姜刺激胃液分泌,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那么什么时候吃姜对身体好呢.

  一天中生姜的营养

  从一天来讲,早上吃生姜对身体有易。古人说“早上吃姜,胜似喝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一点姜,对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为生姜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及淀粉等,本来属热,会让人上火,劳命伤身,所以不宜吃。

  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因此,夏天吃姜对身体更好,中医认为,姜益脾开胃,止呕,温经散寒,解头疼、发热,调理痼冷沉寒、霍乱腹痛、吐泻之疾等。

  在的医学巨著《伤寒论》中记载的113首方剂中,应用生姜的方剂就有37首。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生姜,可以治疗诸如感冒、头痛、腹痛、呕吐等多种疾病。

  驱除风寒感冒

  生姜葱白茶:生姜6克,葱白两根,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加盖5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服用后盖被出汗。适合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的风寒感冒者饮用。

  生姜红糖茶:生姜4片,红糖30克,茶叶3克,生姜加清水煮沸,放入红糖拌匀,再放入茶叶,煮沸即成。宜少量频服,至汗出为佳。适合风寒感冒者饮用。

  姜苏茶:生姜15克,紫苏15克,大蒜10克。三药同煎,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盖浸30分钟,分早、晚两次服用。适合风寒挟湿即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胸闷、困倦、恶心呕吐、大便或溏、苔白腻的感冒者服用。

  治咳嗽

  生姜汤: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生姜核桃丸:生姜50克,核桃肉50克,北杏仁50克,蜂蜜适量。上述三味共捣烂,加蜂蜜为丸,临睡前服用,共分10次服完,具有理虚润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治呕吐

  生姜红糖饮:生姜30克,红糖适量。生姜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红糖煮沸即可,少量频频饮用,用于治疗妊娠呕吐或虚寒腹痛。

  生姜橘皮汤:生姜9克,陈皮9克,上两味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5~10分钟即可,分2次温服,可温中止呕。

  含生姜:乘车船时口含几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晕车呕吐。

  专家提醒:生姜用途广泛,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治疗腹泻,姜汁外涂可治疗手癣、足癣等,姜汤漱口可治疗口疮等。同时,生姜还具有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解鱼蟹毒。

  饮食禁忌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民间流传着“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

  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提神、排汗降温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

  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气候炎热时,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可增进食欲。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上海教育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文小平

  女,是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药膳协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主任,曾应邀赴日本福冈久山町健康中心工作二年余,工作得到了当地媒体关注,并多次在报纸(如:日本朝日新闻)、电视(九州电视)及有关杂志上进行了报道。

  文教授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后留校任教,曾主讲伤寒 论,温病学并从事临床医疗近三十年。

  1989年起从事中医方剂学教学以及食疗、药膳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以及曙光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的研究,该研究被列入了上海市医学科研项目,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参与著书10余册,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