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起源与发展 散打的特点有哪些
散打也是武术中的一种,实用性很强,杀伤力也很强大,是一门十分阳刚的武术,和现代搏击有所相似,今天三九养生堂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些关于散打方面的知识,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散打的话,现在就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3、散打的练习要点是什么 4、散打基本功练习
散打的起源与发展
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它的母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瑰宝——武术运动。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运动的对抗性形式,更是武术运动的高表现形式,是武术的精髓之所在。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
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如:拳打、脚踢、抱摔等简单的散打技术,并学会了一些野兽猎取食物的本领,如:猫扑、狗闪、虎跳、鹰翻等。春秋战国时期,散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受到了人民的重视。
1979年散手在我国成为竞技的比赛项目。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许使用擒拿,不许攻击喉、裆等要害部位;
运动员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在对敌斗争中这些界限就没有了,军警对敌斗争就专寻对手的要害部位击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
练习好处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练习散打能培养机智、顽强、勇敢、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至于强身健体,凡是参加散打运动的人都能体会到,散打运动员的强健体魄是从散打训练中得到的。
(一)散打运动的起源
武术自原始社会萌芽以来,即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而演进,至秦汉已趋成型。
到两宋时期,发展迅速,套路武术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拳术流派多,风格各异;民国时期,武术曾兴盛一时,在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
如:1910年以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为庞大;1927年6月,国民*在南京建立了“*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过两届国术国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在思想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8年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1996年,批准设立了武术博士学位。
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在五大洲拥有77个会员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武术锦标赛。
由于中国武术文化历史渊源流畅,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繁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的武术派别及团体,具统计,2004年,在册的武术团体大约有一百九十多个;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是处于一种广博、渊源且无法统一规则的阶段,传统封闭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导致散打长期处于没有具体的比赛模式和具体规则。
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散打又称为散手,在中国历代有许多种称谓,如相搏、手搏、白打、对拆、技击等。
由于多种对抗都采用擂台的形式,因此在中国民间还有“打擂台”之称。然而,现在的散打与传统的散打有着本质的区别。
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散打是以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拨格斗的一项运动。
是一项较劲、斗智、都勇的激烈项目,其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
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连环技术等五部分。
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3月中国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
同年10月,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又进行了公开表演。1980年5月,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表演的省市越采越多。
同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有关人员,开始制定散打比赛规则(意见稿)。
散打的练习要点是什么
1、左右直拳
左直拳
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前方,然后左拳压肘收回,成基本姿势。右直拳反之。
要点
要使蹬地,拧腰之力顺达拳面,整个动作要协调完整,重心不可过多前倾,击打部位的高低区别于左膝度,击拳前不可出现先收拳再击的预兆,也不可在冲拳时将右臂后拉,结合步法的击法应做到拳到步到。
右直拳
要与右脚蹬地拧腰转体的力完整一致,从而获得大的冲力,身体重心要在冲拳的同时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张。
2、左右摆拳
左摆拳
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右摆拳反之。
要点
摆拳时身体不可向右倾斜,要边击拳边抬肘,击打后重心偏左脚,左脚的辗转力不可忽视,要含胸收腹,不可低头。左摆拳击打前右臂不可后拉,重心落左脚,但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边击拳边抬肘。
3、左右钩拳
左钩拳
基本实战势站立,右脚蹬地,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抬外转,脚掌碾地,上体左转略下沉后,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由下想上击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内,力达拳面,右拳仍置下额前,目视左拳,然后再恢复基本姿势。右钩拳反之。
要点
左臂外旋与击打不同时,不可外旋后再击打,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据对方的远近距离及击打的部位而定,上体向左转下沉在蹬地,挺伸与右转瞬间要协调自然,不可断裂或过程太长。
4、基本腿法
腿法是散打技术中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赛中使用率高,腿较手长,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腿较粗壮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击面大容易得手,腿攻击对方下盘比较隐蔽,因此拳家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见腿在散打中的地位。
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谚道:“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
武术中有四大击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据统计占总得分的63.5%。多年来为什么腿法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偏爱呢?因为腿法有四大特点。
第一,腿居身体之下,每天担负着支撑身体的重大任务,再加对腿法作了专项训练,两腿十分有力量,同时大腿有人体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体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当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
日本武术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边腿即横扫腿,力量是打拳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达500公斤。
第二,腿法进攻距离远,因为腿比臂长,拳谚道:“一寸长,一寸强”。
第三,腿法进攻隐蔽性好,腿在人体之下,距离对方眼睛较远,故有进攻隐蔽性好之特点。
第四,腿法进攻变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扫、摆、丁等20多种,有各种连环腿、拳腿组合,低配高、虚配实、左配右等连连出击,势势相承,变化莫测。
正蹬
左蹬腿
基本实战势站立,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后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贴近胸部脚尖勾起,脚底朝前下,随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达脚跟。
散打练习注意事项
1.在压腿过程中,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而应由轻到重,不能用力过猛,如果一下子用力过大,就容易把韧带拉伤,就不能进行正常训练。
另外,在踢腿的过程中也不能用力过猛,应根据压腿的程度,慢慢向上踢。
2.在技术动作训练中应注意加强薄弱环节部位义练习和放松肌肉。
散打训练中腰部是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但腰部又是一个关键发力的轴点,不管哪项技术的发力都是腰部的带动.
所以在准备活动和练习中,特别要注意腰部力量的练习,准备活动做好后,要以较轻的重量先做上一到两组,让各个部位都得到适应,以免受伤,然后再加重练习。
在力量练习结束时为使肌肉松驰以免发僵,要加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力而行如冲刺跑、快速空击或沙袋练习等.
这样就能使练习的力量在快速的内容中发挥出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训练结束一应两人相互做肌肉按摩放松10分钟。
3.在实战技术训练中,要注意反应练习和心理锻炼,在初次实战前,我们要加强反应练习,反应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再进行实战练习。
在选择对手时应选一个与自已实力相当的对手,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信心,若选择的对手太强.
第一次实战就被对手打得很重,就对实战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样会对其以后的实战技术的提高与发挥有很大影响 。
(一)快
快,是指完成动作快。拳谚说“快打慢”“拳似流星”“发腿如射箭”,只有快速地出击,才能达到“先发先中”和“后发先中”的打击效果。快表现在反应快、动作快和位移*个方面。
反应快,即从观察、判断到操作动作,思维迅速敏捷。主动进攻时云彩寻找战机,制造战机,利用时间空当、动作空当,快速出击。防守反击时,对方欲动就能准确地知道他要发出什么动作,从而进行防守或防守反击,迅速转换战机。
动作快,即动作从开始启动到击中目标,尽量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在使用拳法、腿法、摔法和各种组合连招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动作的速度与转换动作的速率要快。
位移快,即身体的移动要迅速。散打的击打动作是在不断移动状态中进行的,身体姿势状态移动的方向、距离、角度、位置要恰到好处,这是保证攻击动作效果的前提条件。身体位移主要是通过步法实现的。所谓“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长
长,是指完成进攻动作时,要具有伸展性。一进攻性的动作,在重心、支点稳固的前提下,需要参与活动的各个关节尽量伸展,向前协调运动,这样既扩大了自己火力点的射程范围,又增加了对方发出动作的难度,这就是“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
在技术训练过程中,不管是做空击练习,还是做打沙包、手靶、脚靶练习,都要求放长击远,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三)重
重,是完成动作力量方面的技术要地求。中国武术散打比较讲究“以巧制胜”“以巧制力”,提倡技术型的打法。但是,这些和动作需功力并不矛盾。巧,是以整体技术运用的能力而言;重,是对单个动作的力理而言。
散打比赛实践证明,片面追求功力,不全面掌握散打技术不行;掌握了散打技术,动作没有功力也不行。巧与力各有各的功能,它们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统一的。
散打动作需要力量,在技术上要求其根在脚,转换于髋腰,达于拳脚,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合力。在力的表现形式上,要求爆发力和聚合力,力戒僵力。
(四)准
准,是指动作的力点、参与运动的肌肉收缩是否准确。力点是击中对方的接触点,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力点要求,力点不准,不但影响动作的有效性,而且容易受伤。
任何动作都是以骨骼为杠杆、肌肉为动力完成的,每一个动作,参与动作的主动肌、被动肌和协同肌的收缩力都要求准确,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不该用力的肌肉不用力,做到机能节省化,并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以气摧力,做到准确无误。
(五)稳
稳,是指完成动作需要稳定。在激烈的对抗搏击中,保持身体的稳定,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身体的重心不稳定,不利于控制反作用力。
2.动作击中对方后遇到阻力,需迅速调节姿势状态和稳固重心,为发起下一个攻击或防这动作做准备。
3.散打技术虽然有“长”“重”的技术要求,但必须是在保持身体重心稳固的前提下进行,并尽量避免偏移身体重心的现象,以免给对方造成“四两拨千斤”和“顺手牵羊”的机会。
(六)无
无,是指动作的隐蔽性、突发性和没有任何预兆。所谓预兆是无意识地预先暴露进攻意图的附加动作,这是散打运动员比较容易产生的错误。
常见的预兆动作有发力前的呲牙咧嘴、怒目瞪眉,呵呵发声,以及出拳击腿时先回收的习惯等等。即将发出动作之前,任何“欲动”都可以提示对方进行防范,学习散打技术之初,应尽力克服预兆,以免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
(七)活
活,是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快速灵活转换。要实现动作的灵活转换,一定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脚跟要微微提起,以保持弹性,便于移动;四肢肌肉适度放松,不要僵滞,便于快速启动;身体重心处于两腿之间,便于转换动作;下颌微收,头不偏不倚,中正安舒,便于大脑发挥完成动作的操作思维。
活的技术要求,还涉及到运动员动作的操作能力、步法移动的范围、技术动作的容量和转换动作的能力等。
(八)巧
巧,是指运用技术时要方法巧妙。散打单个动作各有各的作用,散打技术每一个动作本身并没有巧妙与否之分。但由于散打运动具有技击的完整性和随机应变的技术特点,因而为散打动作相生相克的巧妙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
俗话说“巧制力”“巧制快”“以巧取胜”。在运用散打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散打动作相生相克的功能,充分利用各种战机,并使用相应的方法,顺其力而破之,做到以小的消耗得到大效果。
结语: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大家爱应该也都已经对散打与所了解了吧,这是一项竞争性很强的运动。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帮助自身锻炼出强壮的体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卫能力,生活中遇到危险的话,可以能够自己保护自己。
7、后摆腿——分为左后摆腿和右后摆腿
左后摆腿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左后侧转的同时,借扭腰之惯性,左腿伸直向后横摆,着力点在小腿或脚掌,击出时,重心移至右腿,眼平视攻击方向,左手下挥,右手护额;击出后,恢复预备势。
右后摆腿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右后侧转的同时,借扭腰之惯性,右脚伸直向后横摆,着力点在小腿或脚掌;击出时,重心移至左腿,眼平视攻击方向,右手自然下挥,左手护额;击出后,右脚落于身后,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重心要稳、后摆协调迅猛。
易犯毛病:侧转不到位,后摆力不所指。
纠正方法:强调上体下沉,扭腰的同时摆腿。
8、截腿——分为左截腿和右截腿
左截腿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右脚在左腿跟后进一步,身体右斜,提左腿,左脚尖外摆,而后迅速向前下方踹出;击出时,重心移至右腿,眼平视攻击方向,左手自然下挥,右手护额;击出后,左脚落地,恢复成预备势。
右截腿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向左侧转,提右腿,右脚尖外摆,而后迅速向前下方踹出;击出时,重心移至左腿,眼平视攻击方向,右手自然下挥,左手护额;击出后,右脚落前方,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截腿时要快、准、狠。
易犯毛病:截腿时不准、不到位。
纠正方法:强调快出击、方向为正前方。
腿法作用点:头部、肘部、腹部、裆部、膝部、脚 部。
训练方法
1、结合动作讲解要领;
2、动作示范;
3、个人反复练习;
4、先分解后连贯练习。
膝法
1、顶膝——分为左顶膝和右顶膝
左顶膝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右脚在左脚跟后进步,随即左脚前进步,同时,提左膝,右腿支撑。顶膝时,左手自然后挥,右手护额。击出后,左脚落地,迅速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提膝要迅猛。
右顶膝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饿基础上,左脚向前进步,同时,提右膝,左腿支撑。顶膝时,右手自然下挥,左手护额。击出后,右脚向后落地,迅速恢复成预备势。
2、靠膝——分为左靠膝和右靠膝
左靠膝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右脚在左脚跟后进步,随即右脚前进步,同时,提左膝外摆,脚尖绷直,右腿支撑。外摆时,左手自然后挥,右手护额。外摆后,左脚落地,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进步提膝外摆要迅猛。
右靠膝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左脚前进步,同时,提右膝外摆,左腿支撑。外摆时,脚尖绷直,眼平视外摆方向。击出后,右脚在后落地,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进步提膝外摆要迅猛。
技巧
1、连环扫腿
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屈膝下潜,右腿先向前扫腿,紧接着左腿向后扫腿而后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前后扫腿要连贯迅猛。
2、连环摆腿
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先起右腿向前边腿,紧接着身体左侧转并微向前俯,借扭腰送胯之力左腿向后摆出,而后恢复成预备势。也可先起左腿向前边腿,紧接着身体右侧转,并微向前俯,借扭腰送胯之力右腿向后摆出,而后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前边与后摆要连贯迅猛。
2、摆拳——分为左摆拳、右摆拳和反摆拳
左摆拳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侧转,左肩下沉。左肘随即回带,而后以其惯性向右横击。拳面为着力点时,拳眼朝后,拳面朝右,小臂与大臂成约大于90度的夹角,拳面与体侧并齐,拳低于肘;拳背为着力点时,拳面朝前,拳眼朝下,肘微屈,拳背与体侧并齐,拳与肩同高;拳心为着力点时,拳背朝左拳眼朝上,肘微屈,拳心与体侧并齐,拳与肩同高。眼平视攻击方向,重心在两腿之间,击出后,迅速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转体、侧摆连贯,协调迅猛。
易犯毛病:转体与侧摆不连贯。
纠正方法:强调扭腰送胯与击出是同时。
右摆拳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右侧,右肩下沉,右肘随即回带,而后以惯性向作横击,右脚跟外摆。拳面为着力点时,拳眼朝后,拳面朝左,小臂与大臂成约大于90度的家教,拳面与体侧并齐,拳低于肘;拳背为着力点时,拳面朝前,拳眼朝下,肘微屈,拳背与上衣中线并齐,拳与肩同高;拳心为着力点时,拳与肩同高。眼平视攻击左向,重心在两腿之间。击出后,迅速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转体侧摆连贯、协调、迅猛。 易犯毛病:转体与侧摆不连贯。
纠正方法:强调扭腰送胯要猛,同时冲拳,出拳时,右脚跟外摆。
反摆拳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上体左(右)侧转体,同时左(右)拳向左(右)侧击,以拳背为着力点。
拳击出时,扭腰转体,两腿夹紧,重心在两腿之间,眼平视攻击向。击出后,迅速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转体侧摆连贯,重心稳。 易犯毛病:重心不稳,力不所指。
纠正方法:强调收复含胸要自然,转体迅猛连贯。
重点提示
摆拳动作用点:耳根、太阳穴以及面部。
训练方法
(1)结合动作讲解要领;
(2)动作示范;
(3)个人反复进行练习;
(4)先分解后连贯练习。
3、勾拳——分为左勾拳和右勾拳
左勾拳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侧,左肩下沉,左肘向后带,借扭腰送胯之合力将左拳向正前上方勾击,身体向右侧转,重心在两腿之间,左拳与下额同高,右手护额,眼平视攻击方向。
击出后,左拳按逆反方向收回,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扭腰送胯与勾击自然协调,迅猛有力。
易犯毛病:先扭腰或先送胯,出拳不自然。
纠正方法:强调扭腰送胯与出拳是同时的。
重点提示
勾拳作用点:下额、腹部和肘部。
训练方法
(1)结合动作讲解要领;
(2)动作示范;
(3)个人反复体会;
(4)先分解后连贯练习;
4、盖拳——分为左盖拳和右盖拳
左盖拳的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右转,右脚在左脚后交叉背步,同时左拳由上往下砸击,拳心向上,拳与肩同高。重心在两腿之间,右手护额,眼平视攻击方向。击出后,左拳按逆反方向收回,恢复成预备势。
动作要求:背步快,下砸猛。
易犯毛病:背步砸拳不协调。
纠正方法:先分解后连贯反复练习。
右盖拳动作要领:在预备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左脚在右脚后交叉背步,同时右拳由上往下砸击,拳心向上,拳与肩同高,重心在两腿之间,右手护额,眼平视攻击方向。击出后,右拳按逆反方向收回,恢复成预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