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生常识 衣食住行皆是养生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衣食住行,而且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处处皆养生,有兴趣的不妨学一学衣食住行养生法吧。
穿着篇
衣不过厚,不怕温高;
衣不过薄,不怕风高。
我们应该都感觉得到,只有人体处在适当温度内才能保持好的心情和状态,居住或工作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舒服。所以,根据温度变化来调整衣服和被子的厚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比如,民间用“二八月乱穿衣”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春捂秋冻,早春和初秋季节相对凉快,不适当地减少或添加衣服会导致着凉感冒。夏天室内外温差大时,就如同一直处于季节交替之时,更是要注意衣物的增减,尤其是开着空调时,就不能再穿着短衣短裤,可以适当地披一件薄衫或系一条丝巾。
洗漱篇
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刚吃完饭时,血液大量流入胃部,而洗头时自然要低头,可能造成大脑缺血。如果是中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还容易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洗澡虽然舒服,但还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动,饿着洗很容易低血糖,甚至晕倒。反之,刚吃饱时也不宜洗澡,否则会使本应集中于胃部的血液转向皮肤和肌肉,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先休息一两个小时再洗澡。
不知道大家爱听过一句话吗?叫做:汗水没落,冷水莫浇。就是说刚出完汗不能马上冲凉,因为毛孔突然遇到冷的刺激,就会从扩张状态突然闭合,这样就会破坏皮肤的排汗功能,导致中暑、感冒等症状。
中医认为:脚是一扇健康的“窗口”。五脏六腑都可以再这里找到相应的穴位,洗脚的时候适当地按摩脚心的涌泉穴,可以养心明目、解除疲劳进而促进睡眠。有条件的还可以用艾叶泡脚,能祛寒和通经络。
睡眠篇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结语: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我们正式进入冬季寒冷的时候,天气干燥湿度较低,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冬季要以固护阴精为本,建议大家按照小编的介绍从衣食住行开始,全方位养生才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