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马是什么 跳马应该如何练习

  跳马是竞技体操中的一种,是一种对人体的柔韧度,还有技巧都是有很高要求的一项运动,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对于跳马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每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类似奥运会等这种大型体育比赛,今天小编就来给你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跳马的一些相关知识。

  目录

  1.跳马是什么 2.跳马的历史发展如何

  3.跳马有哪些动作 4.跳马的比赛规则有哪些

  5.女子跳马 6.跳马运动员有哪些

  7.跳马的动作解释有哪些 8.跳马时如何预防意外创伤

  跳马是什么

  跳马运动是由用木马训练骑术演变而来。1896年男子跳马列入国际比赛项目。现代跳马器械长160厘米,男子为纵马,比赛时要做用手臂支撑一下的跳跃动作。

  技术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为后摆水平腾越;60年代为手翻腾越和山下跳;70年代“原跳”问世后,跳马技术进入了手翻接空翻时期。以后又出现了复合多轴空翻。

  到80年代又向多周转体发展。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手翻接空翻2周的动作增多,同时又出现了踺子上板后手翻接空翻动作。

  跳马,从名字上看应该是跳过一匹马;而一个世纪以前,跳马器械真的是有一个假的头和尾巴的,后来才被去掉了,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

  跳马时,运动员向“马”的方向快速奔跑至放在马前的跳板,踏上跳板起跳,向前、向上腾空,然后用手推跳马表面使自己二次腾空,并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后落地。

  整个动作通常在5秒钟内完成。跳马之前,运动员会给裁判一个信号表示自己跳马动作的类型。跳马类型说明是动作是直体还是团身、翻腾还是转体、或是各种类型的综合运用等信息。

  要记住的一点是不管哪种类型,运动员起跳后一定要用手接触跳马。每一种类型的跳马动作都有依其难度而定的分数。

  运动员的得分除了类型分,还要看她:身体姿态的保持、腾空飞行的高度、动作完成情况、以及落地时的稳定性。

  男子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做用手臂支撑一下的跳跃动作,包括各种水平腾越、手翻转体、手翻接空翻和第1腾空或第2腾空加做转体等。各种动作都有相应的难度。

  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跳马动作以各种手翻、水平腾越、近端垂直腾越为主。60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山下治广创造了手翻屈体、增加腾空高度的“山下跳”。

  山下在196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嗣后,日本运动员冢原光男又创造了侧手翻转体90°接后空翻,夺得了1970年第1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跳马冠军,这个动作也被命名为“冢原跳”。

  “冢原跳”开辟了侧手翻接空翻类动作的新领域。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手翻接空翻类型的动作已普及。以后,日本运动员笠松茂又创造了“笠松跳”──侧手翻接侧空翻转体270°。

  日本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和创新的地位。1979年古巴运动员也做出了前手翻接前空翻两周的动作。这项运动正向着多周空翻、多度数转体的方向发展。

  女子跳马为横跳马。比赛用的跳马的长、宽与男子相同。1975年以前,马高1.10米,随着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第 2腾空难度的增大,从1976年起,马高改为1.20米。

  助跳板规格与男子同。女运动员也要完成各种支撑跳跃动作。动作类型有:各种手翻,手翻接空翻,手翻接空翻并转体,水平腾越,各种第1或第2腾空的转体动作。

  50年代初期和中期,女子跳马动作以倒立转体、手翻类动作为主。60年代,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70年代,有了空翻转体和跳起转体再撑马等类型动作。

  1974年,罗马尼亚13岁的N.科马内奇,首先在巴黎国际体操邀请赛中跳出了当时只有男子运动员才能完成的“冢原跳”。以后,手翻接空翻和手翻接空翻并转体类型动作遂在女子体操比赛场上不断出现。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 2.8。

  可以加转到72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540 (Kroll) 4.0 17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720 (Canbas) 4.4。

  前手翻-屈体前空翻 3.2。

  可以加转到54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

  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540 4.4。

  前手翻转体360-团身前空翻(Behrend) 4.4。

  前手翻转体360-屈体前空翻(Rehm) 4.8。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 4.0。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 4.4。

  可以加转到900,每加180度转体。

  难度价值增加0.4 可以采用奎尔沃Cuervo(就是先转180度成后空翻)的做法。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楼云跳) 5.2。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720 5.6。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 (Yeo2) 6.0。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 (Roche) 5.6。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转体180(Dragalescu) 6.0。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180(第一周)-团身后空翻(第二周)(Zimmerman) 6.0。

  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 (Blanik) 6.0。

  前手翻-屈体前空翻两周转体180(屈体Dragalescu) 6.4 (降了0.8而不是1.0)。

  新动作

  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080 (Yang Hak Seon) 6.4。

 

  第一腾空90度或180度手翻(冢原和笠松类动作)。

  侧手翻-腾跃转体90度 2.0。

  侧手翻-腾跃转体270 2.4。

  侧手翻-腾跃转体450 2.8。

  侧手翻-转体90团身前空翻 2.8。

  侧手翻-转体90屈体前空翻 3.2。

  侧手翻-转体90直体前空翻 4.4。

  女子跳马

  源于罗马帝国末期的骑术训练。初跳真马,后改为与真马外型相似的木马,并配有马鞍。

  1719年将马腿改为立柱,1795年德国的维斯首先去掉木马的马头,1811年扬又去掉马尾,将两端改为圆形,马身用皮革包制。

  1836年德国的施皮茨在学校体操节首次表演跳马,1877年德国规定跳马必须助跑6步,从正侧两个方向过马和做1~2次支撑动作。

  马长1.60米,男子跳纵马,马高1.35米,女子跳横马,马高1.20米。

  跳马决赛时每队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跳马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

  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跳马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男、女满分均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男、女满分均为10分。

  男、女跳马分别于1896年和195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马长1.6、宽0.35米、高1.25米,女子跳马为横马。

  所有跳马动作必须用双手撑马,助跑的长度根据个人安排。

  跳马动作可以根据在空中的不同腾空类型分为几个组别,在跳马之前教练员所举的号码代表了不同的动作。

  随着2001年至2004年体操新规则的执行,体操运动员做跳马时用的“马”也要换成新的。

  新马的马面是一段水平面和一段斜面的连接,总长为1.2米,马内有弓型钢板以增强弹性,新马的宽度为0.9米。

  男女跳马从外形上完全一样,只是在高度上不同,男用仍为1.35米,女用为1.25米。

  跳马动作是由用木马训练骑术演变而来。如跨上跨下的动作演变为鞍马的单腿摆越;跳上跳下的动作发展为跳马运动。

  1812年德国体操家F.L.杨在体操场上,设置了一种用作跳跃练习的无头有尾有鞍的木马。

  1820年,瑞典体操学派创始人P.H.林的体操馆中,除了有3匹有头有尾的木马外,还出现了跳箱、“山羊”等跳跃器械。

  1836年,德国体操家A.施皮斯举办的学校体操节中,第1次列入了男子跳马表演。

  1877年德国举行的体操比赛中,男子跳马规定动作有6步助跑的限制,并规定了从正、侧两个方向过马和撑手1~2次的动作。

  1896年,男子跳马被列入国际比赛项目。1960年以前国际比赛男子用的纵跳马长1.80米,高1.30米。

  以后改为长1.60米,高1.35米。

  男子跳马的助跑距离目前为25米, 助跳板高点高度为15厘米(外加1厘米厚覆盖物)。

  正式比赛用的跳马有具体规格要求。

  踺子180-屈体前手翻 2.2。

  踺子180-前手翻转体180 2.6。

  踺子180-屈体前手翻转体180 2.6。

  踺子180-前手翻转体360 3.0。

  踺子180-团身前空翻 3.0。

  踺子180-团身前空翻转体180 3.4。

  踺子180-前团两周 5.8。

  踺子180-屈体前空翻 4.4。

  踺子180-屈体前空翻180 (Nemov) 4.8。

  踺子180-直体前空翻 4.2。

  可以加转到90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踺子180-直体前空翻转体540 5.4。

  踺子180-直体前空翻转体720 5.8。

  踺子180-直体前空翻转体900(*) 6.2

  第五组

  踺子上板,第一腾空转体270度或360度,第二腾空向后翻。

  踺子-后跳转体360-后手翻 2.4。

  可以加转到36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踺子-后跳转体360-团身后空翻 3.2。

  可以加转到72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踺子-后跳转体360-团身后空翻720 4.8。

  踺子-后跳转体360-屈体后空翻 (Scherbo) 4.4。

  踺子-后跳转体360-直体后空翻 4.0。

  可以加转到720,每加180度转体。难度价值增加0.4。

  踺子-后跳转体36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 5.2。

  踺子-后跳转体36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 5.6。

  跳马长1.6、宽0.35米、高1.25米,女子跳马为横马。所有跳马动作必须用双手撑马,助跑的长度根据个人安排。

  跳马动作可以根据在空中的不同腾空类型分为几个组别,在跳马之前教练员所举的号码代表了不同的动作。

  跳马,从名字上看应该是跳过一匹马;而一个世纪以前,跳马器械真的是有一个假的头和尾巴的,后来才被去掉了,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样。

  朝鲜选手洪恩贞获得金牌图册跳马时,运动员向“马”的方向快速奔跑至放在马前的跳板,踏上跳板起跳,向前、向上腾空,然后用手推跳马表面使自己二次腾空,并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后落地。整个动作通常在5秒钟内完成。

  跳马之前,运动员会给裁判一个信号表示自己跳马动作的类型。跳马类型说明是动作是直体还是团身、翻腾还是转体、或是各种类型的综合运用等信息。

  要记住的一点是不管哪种类型,运动员起跳后一定要用手接触跳马。每一种类型的跳马动作都有依其难度而定的分数。

  运动员的得分除了类型分,还要看她:身体姿态的保持、腾空飞行的高度、动作完成情况、以及落地时的稳定性。

  幸运的是,2005年就有一位天才运动员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吹响了中国体操队在雅典后重新崛起的号角。

  她就是程菲,而这个动作就是大名鼎鼎的“程菲跳”。

  由于男子体操运动也有跳马项目,女子跳马越来越多地运用男子的动作,因而女子跳马也变得越来越精彩。

  今天,许多十一、二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都可以完成许多以前只有男子运动员才敢尝试的动作。

  男子跳马与女子跳马相似,也是一个马上的翻腾动作。

  助跑是不被判分的,但却很重要。

  好的助跑(速度快、踏跳准)会带来高的腾空,这对完成跳马动作相当重要。

  跳马运动员起跳后用手推马,使自己二次腾空,其他身体部位不能触马。动作难度越大,裁判越能放过一些小的不足。

  但有一点,特别是年轻运动员应该知道,如果你尝试超过了你的技术能力范围外的过难的动作,也会被裁判扣分的。

  男子跳马跳马动作可根据人体腾越过马时的姿态分为水平型和翻转型两大类。

  一个完整的跳马动作是由助跑、起跳、第1腾空、推手、第2腾空和落地等紧密相联又相互影响的 6个部分组成。

  跳马运动能增强肌腱、韧带和关节的力量,对发展下肢和肩带肌肉的爆发力有特殊作用,在体育教学和部队训练中这个项目常被采用。

  一般在做初级练习时使用的跳跃器械还有“山羊”、跳箱。

  跳马的比赛规则有哪些

  每一跳动作根据它的完成情况,给予一个唯一的难度价值。

  在完成每一次跳马动作之前,运动员必须向D组裁判员显示在规则中指定的相应的动作号码。这一任务由运动员或一位辅助人员帮助显示号码牌,在出现显示错误时不对运动员进行处罚。

  例如:319#——3#指动作组别;19#指动作在动作组别里的编号。

  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动作姿态(团身、屈体或直体)必须清楚,且没有错误。动作姿态不清楚可能会导致D裁判组不承认或降低难度价值(见第13章第1条有关身体姿势的说明)。运动员必须出示他能做的动作编号而不是他希望做的动作编号。这一警告特别适用于对直体和屈体姿势的判定。

  下列情况的跳马动作是无效的(D组裁判员和E组裁判员均判0.00分)

  a) 运动员助跑,踩了跳板和/或触及马而没有做动作。

  b) 所跳的动作极差以至无法辨认或脚蹬马。

  c) 运动员跳过没有支撑过程,即两手都没有触马。

  d) 运动员没有用脚先落地,这意味着至少有一只脚必须在身体其它部分之前接触垫子。

  e) 运动员故意侧向落地。

  

  f) 运动员跳了禁止使用的动作(分腿,第一腾空的空翻,上板前做了不允许的动作)。

  g) 在资格赛中想获得单项决赛资格及单项决赛中,运动员在第二跳时,重复第一跳的动作。

  h) 运动员在使用踺子上板动作,但没有使用安全套垫(第五动作组别)。

  第7条,第8条是新的,与女子类似

  对于CIII(单项决赛)的资格赛或在CIII(单项决赛)中,跳马的两跳成绩如下方式计算 - 两个D分相加,除以2(平均分)。该平均分为终的D分。

  E组裁判对第一跳和第二跳的有效扣分相加,10分减去该合计值。结果为完成分的终分(终E分)

  在完成两跳后,资格赛与决赛的终分由终D分和终E分构成,如下计算式。 (D1+D2)/2+(10-(E1减分+E2减分))

  在以下规则内允许额外的助跑,但须为空助跑扣1.00分。

  当只有1跳时,允许第二次助跑,同时扣分。第三次助跑不被允许。当有2跳时,允许第三次助跑,同时扣分。第四次助跑不被允许。

  2007第40届程菲中国;

  2006第39届程菲中国;

  2005第38届(单)程菲中国;

  2003第37届丘索维金娜德国;

  2002第36届(单)扎莫洛德奇科娃俄罗斯;

  2001第35届霍尔金娜俄罗斯;

  1999第34届扎莫洛德奇科娃俄罗斯;

  1997第33届阿玛纳尔罗马尼亚;

  1996第32届(单)高吉安罗马尼亚;

  1995第31届波德科帕耶娃&阿玛纳尔乌克兰&罗马尼亚;

  1994第29届(单)高吉安罗马尼亚;

  1993第28届(单)皮斯库恩白俄罗斯;

  1992第27届(单)奥诺迪匈牙利;

  1991第26届米洛索维奇罗马尼亚;

  1989第25届杜德尼克苏联;

  1987第24届舒舒诺娃苏联;

  1985第23届舒舒诺娃苏联;

  1983第22届斯托扬诺娃保加利亚;

  1981第21届格瑙克*德国;

  1979第20届特奈尔罗马尼亚;

  1978第19届金苏联;

  1974第18届科尔布特苏联;

  1970第17届祖霍尔德*德国;

  1966第16届恰斯拉夫斯卡捷克斯洛伐克;

  1962第15届别斯拉夫斯卡苏联;

  1958第14届拉蒂尼娜苏联;

  1954第13届玛尼娜&彼杰尔森苏联&瑞典;

  2002第36届(单)匈牙利德布勒森*中国;

  2001第35届荷兰根特德拉古莱斯库罗马尼亚;

  杨威正在进行跳马训练1999第34届中国天津*中国;

  1997第33届瑞士洛桑弗多尔岑科哈萨克斯坦;

  1996第32届(单)波多黎各圣胡安涅莫夫俄罗斯;

  1995第31届日本鲭江涅莫夫俄罗斯;

  1994第29届(单)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谢尔博白俄罗斯;

  1993第28届(单)英国伯明翰谢尔博白俄罗斯;

  1992第27届(单)法国巴黎柳玉烈韩国;

  1991第26届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柳玉烈韩国;

  1989第25届联邦德国贝伦德东德;

  1987第24届荷兰楼云/克罗尔中国/东德;

  1985第23届加拿大科罗廖夫苏联;

  1983第22届匈牙利阿卡皮扬苏联;

  1981第21届苏联黑曼东德;

  1979第20届美国季佳京苏联;

  1978第19届法国清水日本;

  1974第18届保加利亚笠松茂日本;

  1970第17届南斯拉夫冢原光南日本;

  1966第16届联邦德国松田日本;

  1962第15届捷克斯洛伐克克尔贝茨捷克斯洛伐克;

  1958第14届苏联季托夫苏联;

  1954第13届意大利沙多尼克捷克斯洛伐克;

  1950第12届瑞士耶本丁耶尔瑞士;

  1938第11届捷克斯洛伐克马克瑞士

  1934第10届匈牙利马克瑞士;

  历届世锦赛女子冠军;

  时间比赛名称运动员国家;

  2013第44届马龙尼美国;

  2011第43届马龙尼美国;

  2010第42届萨克拉莫尼美国;

  2009第41届威廉姆斯美国;

  1896年雅典舒曼德国;

  历届奥运会女子冠军;

  奥运会年份冠军国家/地区;

  2012年伦敦伊兹巴萨罗马尼亚;

  2008年北京洪恩贞朝鲜;

  2004年雅典罗苏罗马尼亚;

  2000年悉尼扎莫罗德奇科娃俄罗斯;

  1996年亚特兰大阿玛纳尔罗马尼亚;

  1992年巴塞罗那米洛索维奇罗马尼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诺迪匈牙利;

  1988年汉城博金斯卡娅苏联;

  1984年洛杉矶萨博罗马尼亚;

  1980年莫斯科沙波什尼科娃苏联;

  1976年蒙特利尔基姆苏联;

  1972年慕尼黑扬茨*德国;

  1968年墨西哥查斯拉维斯卡捷克;

  1964年东京查斯拉维斯卡捷克;

  1960年罗马尼克拉耶娃苏联;

  1956年墨尔本拉蒂尼娜苏联;

  1952年赫尔辛基卡琳丘克苏联;

  历届世锦赛跳马冠军

  时间 比赛名称 地点 运动员 国家

  2011第43届日本东京梁鹤善韩国;

  2010第42届荷兰鹿特丹鲍埃尔法国;

  2009第41届英国伦敦德拉古列斯库罗马尼亚;

  2007第40届德国斯图加特布拉尼克波兰;

  2005第38届(单)澳大利亚墨尔本德拉古莱斯库罗马尼亚 ;

  2003第37届美国阿纳海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