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如何克服身形的缺点

  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错误的练习太极拳不仅不能健身,还会伤了元气,因此,我们要多加细心学习。太极拳教程有克服缺点的方法,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练习太极拳如何克服身形的缺点

  习太极拳好是在有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不然容易进入误区,小编今天和您一起学习一下如何克服身形缺点。

  1.运动平稳,无法提高心肺的运动功能。

  2.行拳时多采用半蹲的姿势,对膝关节造成很大压力和磨损,老年后很多拳师腿脚不灵与此很有关系;练拳者(不仅是练太极拳)腿部受伤的比例起码要超过50%。其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

  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身体多处于半蹲状态,而且有许多的转腰动作,若是受力不均匀,就会伤到膝盖,因此,要正确的运劲。

  3.如果师傅不细心点拨,中年后很多人会有痔疮,练的越认真发病越厉害。

  4.经过科学测试,太极功夫高手在发劲时,对心脑血管的冲击非常巨大,我了解很多老拳师在老年时都患有半身不遂。

  虽然有如此多的缺点,我仍然认为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缺点是可以克服的不能因噎废食。太极拳的道理应贯穿于生活的每个方面,吃饭,穿衣,起居,思考,人际关系都可以用太极拳的思想来指导。

  太极拳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无处不在追求平衡,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太极拳从本质上讲的就是如何处理矛盾功夫。

  太极拳在行拳时的基本姿势是“心虚腹实”,目的是减轻心肺的压力,提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人在生气着急时会热血冲头,这时如能调整一下姿势,调成“心虚腹实”,马上会觉得好很多。

  “心虚腹实”其实就是道家炼内丹的姿势,通过呼吸不断按摩内脏,得到身体的康健。我曾指导一个从未练过太极拳的女士,只一个星期,她自己说多年的胃病不药而愈。

  只要保持这个姿势“心虚腹实”,就是在练太极拳,姿势保持得越好,拳就练得越好。想保持好这个姿势,身体一定要尽量不使力,克服不必要的紧张。

  人在害怕时,不可避免的形成胸部紧张,一句成语“提心吊胆”把这种状况形容得极为贴切。这种紧张状态对人体是不好的,练拳的过程就是以保持“心虚腹实”为目的,克服不必要的紧张的过程。

  人在笔直站立时无法保持“心虚腹实”,膝盖略一弯曲就可以做到,练拳不必追求低架子,架子过低也不容易体会到放松,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为提高功力另当别论。

  膝盖的方向与脚尖要保持一致,弓步时不可超过脚尖,这样才不会造成造成膝关节损伤。保持“心虚腹实”要注意,由于内脏自然下垂的作用,下腹压力增高,静脉血回流不畅很容易造成痔疮,平时要有意地提肛,发劲时尤其要注意。

  尽量不发劲,即便发劲也多发长劲,少用寸劲,一是容易伤人,也是避免对心脑血管造成太大冲击。对心肺功能提高有好处的是有氧运动,坚持有氧运动是比坚持盘架子还重要的。

  虽然传统太极拳可以快练形成非常强烈的有氧运动,但没有正规传授容易造成伤病,也容易对太极拳造成误解,如果没有好师傅还是跑跑步吧。一切符合现代体育卫生的方法都要贯穿于练拳的始终。

  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各部位要求

  身法

  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沉着稳重,支撑八面。

  形体

  舒展大方,潇洒优美,气魄雄伟,风格朴实,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头部

  百脉之宗,领起全身之纲,虚灵顶劲,正直不歪斜。

  眼部

  眼要平视,延展用远,意欲何方,眼神先领。

  颔部

  微向内收,不可仰起,不仰不收,恰到好处。

  颈部

  松而竖之,不歪不斜,端正竖起,不僵不软。

  肩部

  松而沉之,微向前合,包裹之意,腋离拳距。

  肘部

  微屈不直,意执下垂,每在定式,直对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