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的诊断依据 蛔虫病的驱虫治疗

  蛔虫病是人们常见的疾病,它不但体现着人们的健康的问题,还影响了大家的心理健康。因此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那么面对这样的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下面让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蛔虫病的检查与治疗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蛔虫病的诊断依据

  想要正确的治疗疾病,第一步就是要积极的确诊,蛔虫病更是如此。由于很多消化道疾病与其他疾病有着相同或者是相似的症状,因此大家需要了解它们的鉴别和诊断,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蛔虫病的诊断依据,看看如何确诊它。

  蛔虫病属于中医虫证中的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

  蛔虫喜温,性动好窜,善于钻孔,在腹中乱窜易变生他证,如蛔厥、肠痈、呕吐、吐蛔等。本病临床表现常见为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则吐虫、便虫、腹中虫瘕。

  蛔虫病严重者表现为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等症状,睡中蚧齿流涎等。这时必须安蛔驱蛔,健运脾胃。

  若蛔虫钻入胆道,致肝气郁闭,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虫厥,症见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休则如常人。

  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并且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这时也必须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蛔虫病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

  ①青年或儿童突发剑突下绞痛;

  ②疼痛异常剧烈,但局部肌痉挛及反跳痛并不明显;

  ③既往有便虫、吐虫史或大便查到大量蛔虫卵;

  ④除外其它急腹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条件行急症十二指肠镜检查时,可直接发现成虫已部分钻入胆道,露出尾段在十二指肠内。

  想要正确的治疗蛔虫病,上述诊断依据必须要了解,只有在遵守蛔虫病的诊断依据的前提下,形成准确的确诊,才能够得出针对新的治疗方案,从而帮助大家积极的恢复患者健康,避免更多危害的发生。

  蛔虫病的驱虫治疗

  蛔虫病在我国来说是很常见的,儿童特别容易患蛔虫病,患有蛔虫病的儿童一般都会在表面显现出一些症状,比如说脸色会比较没有光泽,比较暗淡。蛔虫病需要治疗,具体治疗法请看下文。

  (1)阿苯达唑

  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

  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天内分2次服。

  可于驱虫后10天重复给药1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

  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次/d,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孕妇禁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

  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

  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4)哌嗪(piperazine)

  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有毒性低、疗效好、安全范围大等特点。剂量为3g/次,1次/d,连服2天或3天;儿童为80~150mg/(kg·d),分2次服,或晚上顿服,连服2天。服药后排虫率超过90%。

  严重感染者可连续用药3天或4天,1周后还可重复治疗。不良反应轻微,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常不必处理而在短期自行消失。

  过量服用后可有肌无力,或四肢肌肉强直、过敏性紫癜、血清病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本品。

  (5)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可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脱氢酶活性,导致肌肉能量产生减少,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剂量为150~200mg,儿童为2.5mg/kg体重,顿服。服本药后偶可出现中毒性脑病,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