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8个唬人的健康流言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健康谣言让我们不知道到底是相信还是不信的好,就像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一孕傻三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致癌、可乐具有杀精的作用。”等等的这一系列的话题,有些人会相信这是真的,有些人会认为这就是假的,那么对于这样的质疑你又什么看法呢?下面我们就随着三九小编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木耳具有清肺的效果?身体缺钙就会容易导致腿抽筋?喝酒能够取暖?这些都是真的吗?你看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呢?

  常吃木耳能清肺无稽之谈

  挥之不去的雾霾,也催生了一堆清肺小偏方,其中为惹眼的一种说法就是常吃木耳可以清肺。证据似乎很确凿:因为木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植物胶质,所以具有润肺和清理肠胃的作用。不过,专家表示,这种说法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

  木耳有黑有白,日常我们经常食用的是黑木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保林提醒,中医讲白色入肺,黑色入肾,所以黑木耳与清肺不相关,或许吃白色的银耳对肺更好。

  更关键的就是,梨、冰糖以及因而还有萝卜等等的这些所谓的“清肺的食物”,清的其实也是“传统医学上面的肺”。而在我们传统的医学上面的“清肺”。一般的都是指和清肺有关的能够减缓呼吸道有关的病症,像是咳嗽还有痰多等等的。

  而雾霾现象对于肺部的损伤主要在于,空气中污染物以小颗粒的形式进入肺泡末梢,损伤肺脏,导致炎症的产生。古人开出“清肺食谱”或者“清肺药方”的时候,大概还意识不到空气污染这回事。所以“清肺”食物能清理“被空气污染的肺”实属无稽之谈。

  提高自身免疫力、雾霾天尽量不要出门、不要开窗通风换气,这些才是对抗雾霾的基础做法,杨保林主任说。

  感觉冷就喝白酒喝完反而更冷

  “来,喝口酒暖和暖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几个人传着白酒瓶一人一口,然后满足地呼出一口热气。这是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的场景,而在现实生活中,靠喝白酒驱寒的行为也比比皆是。

  “仅靠喝白酒驱寒是不可取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江苏省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汪燕说,喝白酒能让身体感到暖和,是因为白酒中的酒精可以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导致体内肝脏等处储存的血液流到身体表面,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而且,因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损失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人会感到更冷。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酒后冷”。

  喝酒之后身体会出现发热以及毛孔张开的现象,很容易就会受到外面的冷空气的侵害,而且在白酒中的究竟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麻痹情况,会降低人们对于寒冷的一个敏感的度,如果是在寒冷的室外,就会很容易出现冻伤或者是意外的伤害等等的情况发生。

  汪燕建议在冬季要通过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同时平衡膳食,可以多吃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红枣、桂圆等,才是比较合适的暖身办法。

  抽筋就是缺钙了并不准确

  电视广告说:“腰酸背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了!”那么是不是这回事呢?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正骨科主任医师李建民介绍,“腿脚抽筋就是因为缺钙”这种说法太笼统了,虽然缺钙确实会引起抽筋,但是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和孕妇身上,如果其他人出现抽筋的症状,别急着补钙,先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更准确。

  除缺钙外,引起频繁抽筋的常见原因还有以下几种:

  长时间走路、站立等引起的肌肉紧张,迫使肌肉出现代偿行为,快速收缩导致抽搐反应,这种情况的抽筋,可以通过拉伸运动,和补充盐水来缓解。

  流言二:可乐“杀精”

  2008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尤其引人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化学奖”被授予一项大家十分关心的研究:可乐究竟能否杀精。事实上,“可乐杀精”是有影响力的“都市传说”之一。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听过几次这个说法。

  真相

  2003年,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上,来自巴西的法比奥·帕斯卡鲁图(Fabio Pasqualotto)基于对750名男同胞的研究指出,喝咖啡的男性的精子活动度反而更好,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咖啡因。面对传闻时,怀有科学精神是不可少的。以讹传讹的“喝可乐会杀精,男青年需谨慎”,你完全可以无视。

  流言三:喝奶引发肾结石

  由于牛奶富含钙质,人们不禁担心喝牛奶会更容易患肾结石。事实上,喝牛奶并不会提高患肾结石的风险。

  真相

  人体这个复杂系统很巧妙地平衡了高钙与肾结石的关系。虽然高钙饮品势必增加尿液内钙的排泄量,但却可以降低尿液内草酸的排泄,从而使得尿液内草酸及钙的比值明显降低,反倒不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因此,从预防肾结石的角度说,多喝高钙饮品并没什么错。

  豆奶、豆浆这类饮品也富含钙质、蛋白质及嘌呤,对人体善莫大焉,但人们担心它们是否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性。没错!豆类饮品的确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但那却是由豆类中的草酸盐所导致的。所以别担心,高营养的豆类饮品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患肾结石、痛风的人还是应该少喝为妙。

  流言四:解酒药让你千杯不醉

  有些解酒药的使用说明中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话。

  真相

  这些药品的“神效”已不重要,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症状。有些人还会在饮酒前服用达喜等胃药,它们也只能对饮酒产生的胃黏膜烧灼感有一定缓解作用。

  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多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但绝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心中茫然时,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超量的酒精。

  流言五:长时间用手机会致癌

  一直以来,公众相信手机致癌的说法,更多地是出于戒备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进行“有罪推定”。换言之,只要人们怀疑手机的使用可能对人产生健康风险或危害,就需要相关方面通过数据或证据来举证说明手机使用到底对健康有无害处。提出手机致癌这种说法非常简单,却苦了全世界各地科学界的研究者。首先,一个只能得到阴性结果的研究是相当耗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其次,进行这种研究本身就会增加公众的恐慌和焦虑,反而帮助散播了手机致癌的说法。

  真相

  尽管没有科学研究证明使用手机会引起癌症,但人们本能地认为这种手机辐射是不好的。那么,如何有效减少这种辐射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与联邦通信委员会曾提出一项建议,简单说来就是四个字——长话短说。如果手边有普通电话,就不要使用手机;如果使用手机,就请多使用免提装置,或使耳朵与手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流言六:越宅越抑郁

  国内抑郁症患病人数几近四千万。大量研究证实,30%-50% 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都曾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有报告称,至2020年,单向重型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真相

  在预防抑郁方面,兰伯特教授建议宅男宅女们:“专注于织毛衣或者制作剪贴簿这类事情可以把你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大脑以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式运行。出去逛公园或者去体育馆做运动,尤其是进行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同样可以促进重要的情感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如5-HT和内啡肽。”

  与服用药物相比,自身多活动能使大脑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运转。或许,我们都该学学许三多的生活哲学-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结语:通过上文我们能够知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健康传言是对我们的一个误解,如果你对这些还存在以一些认识误区的话,那么不妨参考上述的意见哦,可以帮你进行解答,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