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二岁维族老人养生秘诀
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古代人的寿命平均要比现代人长的很多。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为什么古代人可以长寿呢?今天我们就来借鉴一下古代人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些长寿的秘诀吧!
长寿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其实长寿和很多的因素都是有关的,比如说居住的生活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环境都是比较优雅的,到处都是树木,空气都非常的新鲜,所以人的心情也会非常的舒朗,这对长寿起了很大的作用。
自古以来,长寿就是人们从未停止过的追求。而新研究表明,长寿绝非偶然,它和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中国,就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年逾百岁依然生活自理、精神矍铄,他们分布在不同省市,有着不同的养生高招。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国际医学会列为世界长寿区之一。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品种繁多的瓜果,使得*成为百岁老人的聚居地之一。
7月16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峰和《生命时报》记者从北京出发,经6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千年古城———*喀什。来不及欣赏喀什的美景,记者一行便驱车一路南行,200多公里后,我们来到莎车县阿热勒乡塔热木博依村,这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寿星———图如普·艾麦提。
户籍信息显示,图如普生于1892年2月5日,算下来已经122岁,是目前我国长寿的男性。看到我们来了,图如普从屋里走出来,热情地迎接我们。图如普看上去格外精神,头戴一顶白帽子、嘴下一把络腮胡,皮肤红润紧致、腰板硬朗,实在难以相信他已如此高龄。只有脖子上布满的密密麻麻的细纹,像“年轮”一样,在诉说主人经历的漫长岁月。
闲聊中,记者惊奇地发现,图如普在80岁的时候,还先后拥有了一儿一女。图如普一共结过三次婚,和前两任妻子均未生育,直到79岁时娶了年仅35岁的第三任妻子,三年中一鼓作气就生了一双儿女,完成了当爹的夙愿。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对老人非常孝顺。
如此好的体质,老人的秘诀在哪?“这要归功于巴旦木和核桃!”图如普告诉记者,他在自家种了巴旦木树和核桃树,产量足够家里人吃。他每天都会抓一把巴旦木和核桃放在衣服口袋里,早饭后、农活间歇、睡觉前,想起来就吃。“人老了,牙口没原来好了,我就把巴旦木、核桃掰碎,仍然每天都吃。”
图如普的儿子阿达乌拉介绍,老人的长寿秘诀远不止这些。父亲从不吸烟、喝酒,这在维族老乡们当中显得很“不合群”。饮食上,老人没什么忌口,喜欢吃肉,但只吃瘦肉,家里常吃的蔬菜都是自家种植。此外,老人非常勤快,习惯早睡早起,北京时间晚上11点准时入睡,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便去地里干农活。“现在爸爸还帮我们喂羊、除草,做简单的农活!他说一定要把自己的口粮种出来!”勤劳的图如普在村里很受爱戴,邻居告诉记者,图如普心肠好,农忙时节,邻居家的活干不完,他都会帮着一起干。谁家有事,他从来都义不容辞。
莎车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全英拿出一张“统计表”,上面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莎车县共有100周岁以上老人56名,遍布18个乡镇。长寿老人在这里为何如此集中?孙全英指出,叶尔羌河流经莎车县,带给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而这水源来自山脉冰雪融水,水质良好,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矿物质元素,有助于人们延年益寿。
临别前,记者问图如普:“您现在大的愿望是什么?”老人爽朗地笑起来:“有生之年,我想去北京旅游,去*看看我敬爱的*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