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事件 管住地沟油不是梦
地沟油的危害让我们谈油色变,地沟油成品和食用油几乎一样,很难检测出来,怎样治理地沟油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但经出现信息管理地沟油,管住地沟油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出现的表格和不断变化着的数字,谭锦河轻点着鼠标的手势很熟练。在他面前的,是1月11日正式上线的新会餐厨废弃物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在过去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作为新会区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工作专责小组办公室主任的他,几乎每天都会面对着电脑,盯着信息平台,了解新情况,分析数据,并要及时处理信息平台发出的信息预警。
“有了这个信息平台,大至新会全区,小至具体某家餐饮企业,我们能掌握到废弃油脂产出和回收的大致情况。”谭锦河认为,信息平台具有数据采集、信息预警、执法跟踪三大功能,相关部门依据信息平台加强对废弃油脂的管控,区内大规模的废弃油脂收集行为得到规范,通过合法渠道被回收,并得到合理应用。
据统计,新会共有餐饮单位(含食堂)2341家,目前已有441家(主要为较大型的餐饮单位)通过与厨废弃物回收单位签订回收协议。1月11日,新会全面启动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建设,至3月31日止,共有173.3吨废弃油脂被回收,提炼成工业油脂80吨,并全部加工成生物柴油。
数字
441家餐饮单位签订回收协议
近3个月173.3吨废弃油脂被回收
4月12日,记者来到设在新会工商*五楼的新会区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工作专责小组办公室,在靠近门口位置的桌面上,摆放着一份份有关新会区整治地沟油的文字资料,办公室内只有寥寥的两三名工作人员,让记者有些意外。而就在去年底至今年1月初期间,因为采访的缘故,记者曾数次来到这里,当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有近10名之多。
“现在信息平台已建成,功能逐渐完善起来,工作量小了很多,所以不需那么多工作人员了。”工作人员黄福源解释道。
“应该说,信息平台上线以来,到现在已发挥出效用,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谭锦河表示,今年1月11日,新会区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系统运作顺畅。
据统计,全区共有餐饮单位(含食堂)2341家,其中441家与厨废弃物回收单位签订回收协议,至3月31日,共有173.3吨废弃油脂被回收,提炼成工业油脂80吨,并全部加工成生物柴油。
谭锦河透露,在去年,他们曾做过一次摸底调查,预计新会全区每年可产生废弃油脂数量约为1200吨,每个季度平均为300吨。“也就是说,我们在开始的这一个季度里,所收的废弃油脂占据了应收量的57.9%,参与回收的餐饮企业约占全区的两成,应该说,较大型的餐饮企业所产生的废弃油脂都得到了回收。”
据了解,已纳入回收系统的441家餐饮单位基本上是新会区上规模的餐厅或酒楼,其他没有纳入回收系统的餐饮单位多为早餐店等小型食肆,由于暂不具备回收条件(没有设置隔油池),其产生的废弃油脂无法回收。
优势
多部门联动
花小钱来办大事
据了解,在新会区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新会区食药、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分别从源头、回收、流通、应用四个环节同时进行跟踪监督,堵塞废弃油脂的非法流向。
新会工商*副局长李桂英认为,从目前数据来看,新会区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建设情况取得不错的效果。“对废弃油脂的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尤为重要。”她认为,信息平台以电子台账的形式收集地沟油源头、收运、流通、应用全程的关联数据,可向上溯源,向下追踪流向,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即可发出警示信号,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加以跟进。
区食药监管局副局长陈德光也认为,在运作过程中,新会区各部门抓住关系食品安全的关键点,做到了强化监管先行,引入合法回收单位,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规范,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对地沟油产业链全程信息化监控和部门执法无缝对接。
事实上,对于地沟油的治理,目前兰州、广州、深圳等一些城市进行了试点工作,其共同做法是,以财政补贴建设餐厨废弃物回收体系,通过集中回收促进资源化利用和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这是在*财政投入前提下的一种地沟油治理模式。”谭锦河表示,据他了解,兰州市*为餐厨垃圾“埋单”,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投入1200万元,而2012年亦达800万元。相比之下,新会的做法更显得“花少钱、办好事”,据了解,目前新会在地沟油监管新体系建设中投入只有10多万元,大的一笔投入还是聘请广州一软件公司设计信息平台的设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