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1原料介绍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和岩香菊的头状花序。野菊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或海滨盐渍及田边、路旁。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岩香菊生于山坡、河谷及河岸荒地上。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秋季开花盛期分批采收,鲜用或晒干。
1. 野菊花头状花序类球形,棕黄色,总苞片4至5层,外层苞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外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边缘膜质,常被有白毛;中层苞片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舌状花1轮,黄色,多皱缩卷曲,展平后舌片长1至1.3厘米,先端全级或2至3齿,筒状花多数,深黄色, 气芳香,味苦。
2. 岩香菊花状状花序直径1至1.5厘米,总苞片4至5层。外层苞片线形,中内层卵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舌状花黄色。知片椭圆形。
二者以完整、色黄、气香者为佳。
2适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其适合肥胖病人、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食用。
3食用指导
1. 热毒捣敷既有卓效,亦可与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
2. 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发热,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涕浊,咳痰黄稠,咽喉疼痛者,可单用煎用;或与桑叶、连翘、金银花等配伍,以疏风清热解毒。
4食材文化
野菊花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泄散;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凉肝的功效;
主治疔疮,痈疽,瘰疠、丹毒,湿疹,疥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眩晕头痛,目赤热痛。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凉肝的功效;
主治疔疮,痈疽,瘰疠、丹毒,湿疹,疥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眩晕头痛,目赤热痛。
5温馨提示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筛去灰屑。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