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粥

  茯苓的功效大家都熟悉了,在生活中如何制作简单的药膳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茯苓粥的制作方法,茯苓粥制作简单,但具有药补的功效。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茯苓是一味中药,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其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故为历代医家所常用。在《神农本草经》中,茯苓被列为“上品”,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古代讲究清修养生、四时调摄的人,均视茯苓为灵秘丹药,在古代医籍上留下许多茯苓药膳方。

  茯苓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发现的。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久服药不愈。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此病。于是他按照朋友所说的做了一年,果然痊愈了。此后,他认真研究《神农本草经》等医学著作,并制作了“茯苓粥”。后把此方告诉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全家服用。

  茯苓粥

  【来源】民间方

  【制作】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烦躁失眠等症

  【用法】每日服2次,可酌加红糖。

  具体方法:取茯苓15克,同粳米50克煮粥,每天1剂,清晨空腹服。

  功效: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的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缓解因肥胖、平日饮食不节导致的痛风,或者局部肌肉、关节轻微的疼痛。另外还兼有美容作用。

  是个既简单又有药用价值的膳食。

  食物相克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茯苓:茯苓恶白敛,畏牡蒙、雄黄、地榆、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结语:茯苓粥制作简单,适合所有年龄断的人服用,拥有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安神养心的功效。因此,大家有时间不妨试着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