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特点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花草,但是蒲公英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蒲公英有什么特点么?不清楚的话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垂直。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边缘羽状浅裂或齿裂。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飞散。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朝鲜、苏联也产。为常见的野生植物。
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主治乳痈肿痛、疔毒等症。现用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嫩株可作猪饲料。
别名 黄花地丁,付红粘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全株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叶基生,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5cm,宽2~3.5cm。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形;总苞片多层;花全为舌状花,两性,花冠黄色;雄蕊5,花药合生;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成条形。瘦果长4~5mn。有纵棱及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长喙;冠毛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边、沟边,宅旁及田野草地。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以岱中、岱西、秀山、桂花为多。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食用方法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做馅】: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佐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作用
1、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结语: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对蒲公英的形态特点以及作用应该有的充分的了解,蒲公英虽然有着很多药用价值,但是也不能盲目食用,适得其反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