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的三个平衡

根据中老年人普遍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所需要的总热量比成年人减少这一特点,我们总结出:中老年人需要的是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充足而合理的饮食。达到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一般称为平衡膳食。

中老年人的营养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量营养素构成及摄入之间的平衡

人体的热量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它们均能为机体提供热量。当蛋白质、脂肪、糖类摄入量的比例为0.7:1:6.5时,为机体提供的热量比,蛋白质达到了10%~15%,脂肪约占20%~25%,糖类约占60%—70%。

在总热量平衡,热量比例(或热量营养素摄入量的比例)平衡的情况下,热量营养素的构成才是平衡的。如果蛋白质热量提供过多,就会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过多,影响体内氨平衡;糖类摄入量过多时,就会增加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从而减少了其他营养素的摄取;脂肪热量和糖类热量供给不足,减弱了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因此,只有蛋白质、脂肪、糖类为人体提供的总热量与机体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这三种热量营养素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并起到相互促进和保护的作用。

所以,在总热量平衡的条件下,热量比例不平衡,也会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老年人引发肥胖、高血脂和心脏病,是因为热量营养素供给过多,而供给过少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也可能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所以,除了以上热量比例平衡的健康要素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要注意总热量的平衡。

中老年人要达到日常生活的热量需求,必须保持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三餐热量分配为:早餐约占30%,午餐约占40%,晚餐约占30%。

2.氨基酸平衡

食物中蛋白质所含的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为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人在食物中所摄取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基本上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的8种必需的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

只有食物中蛋白质所提供的8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所需要的比例接近时才能有效合成人体的组织蛋白。这两种比例越接近,生理价值就越高。当生理价值接近100时,就表示这种食物是氨基酸平衡食品,其蛋白质可以100%被吸收。一般在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中含量充足、比例恰当,故肉、蛋、奶和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较高,而粮谷等植物性食品中则常有几种氨基酸缺乏,故其营养价值较低。

因此,搞好动、植物食品的合理搭配,实现食物氨基酸互补,达到比值平衡,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自然界中除人奶和鸡蛋之外,多数都属于氨基酸不平衡食品。

所以,老年人要保证膳食营养中氨基酸的平衡,除了每天吃一个鸡蛋外,还要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比如说,将面粉与豆类或者肉类结合食用,以纠正氨基酸构成比例的不平衡,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3.酸碱平衡

一般情况下,人的血液pH保持在7.3~7.4之间,呈微弱碱性。因此,老年人应当食用适量的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然而食品的酸碱度与其本身的pH无关,也就是味道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物。食品中含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较多的,在机体内经代谢后可生成酸根,称为酸性食品,如米、面粉、肉、鱼、蛋等;而含钠、钾、镁、钙等金属元素较多的,则在体内氧化,产生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称为碱性食品,如大多数蔬菜、水果、黄豆等。

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主要是通过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的,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

膳食中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应搭配适当,否则一旦超过机体缓冲系统的代偿能力,就会导致酸碱失衡。如酸性食品摄入过多可使血液偏酸性,严重时还可致酸中毒。

谷类食物和肉类食物多是酸性食品,如大米、花生、面粉、猪肉、鸡肉、牛肉、蛋黄、鲤鱼、鳗鱼、干鱿鱼等。

蔬菜水果类食物和茶类多是碱性食品,如蔬菜中的南瓜、萝卜、黄瓜、四季豆、藕等,水果中的香蕉、草莓、西瓜等,茶类的茶叶等。

如果中老年人的食品搭配不当,就很容易引起生理上的酸碱失调,比如说,酸性食品摄入过多,血液就会偏酸性,出现血液颜色加深、黏度增加等症状,严重时就会引起酸中毒,同时,这种酸性体质还会加剧体内钙、镁、钾等离子的消耗,从而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