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为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大乔木植物荔枝的果实。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广东、海南栽培最多,约占我国荔枝总面积的一半,其次是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和浙江南部也有少量栽培。

我国荔枝品种有一百四十多个,其中,人们所熟知的有十几个。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红、白腊、灵山香荔、南局红等。自古以来荔枝就受人喜爱,被称为"人间仙果”。当年"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更让荔枝披上了一层迷人的光辉。

异名】离支、离枝、荔支、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红荔。

荔枝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的功效与作用】荔枝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及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还含有柠檬酸、苹果酸和多量的游离氨基酸(色氨酸、精氨酸)和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无机盐。

每100克荔枝含水分83.6克,蛋白质0.7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克,热量268千焦,粗纤维0.2克,灰分0.4克,钙4毫克,磷32毫克,铁0.7毫克,钾193毫克,钠0.6毫克,镁17.8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0.07毫克,尼克酸1.1毫克,抗坏血酸15毫克。

(1)补充能量:荔枝果肉中含葡萄糖66%、蔗糖5%,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

(2)益智补脑: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3)增强免疫功能: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4)降低血糖:荔枝中含有l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是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

(5)美容养颜:荔枝有利于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色素的分泌与沉积。

【食性】甘、酸,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补气补血,安神益智,生津止渴,降逆。

饮食调养】据《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健身)、治瘰疬、瘤赘”等病。《玉揪药解》中说荔枝"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用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荔枝甘温健脾,并能降逆,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也可用于胃寒疼痛、崩漏贫血、肿瘤、外伤出血等病症。

(1)用于脾虚久泻:荔枝干果5个,淮山药15克,莲子10克,大枣10枚,水煎或煮食用。

(2)用于失眠:每天早晚各食荔枝干15克,水煎服。

(3)用于贫血:荔枝干10枚,大枣10枚,加水同煎,每日服1~4次,治贫血和产后血虚症。

(4)用于颈淋巴结核:荔枝干50克,海藻海带各15克,黄酒适量加水煎,每日一剂。

(5)用于睾丸鞘膜积液:带核干荔枝焙干15克,小茴香15克,略炒,共研细末,每次服9克,临睡前用热黄酒调服。

药膳食疗

(1)荔枝大枣羹:新鲜荔枝100克,大枣10枚,白糖少许。做法:将荔枝去皮核,切成小块,另将大枣洗净,先放人锅内,加清水烧开后,放人荔枝、白糖;待糖溶化烧沸,装入汤碗。此羹具有甘温养血,益人颜色,健脾养心,安神益智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失眠健忘等病症患者。妇女产后虚弱、贫血者亦可常食。

(2)荔枝莲子粥:荔枝干7枚,莲子(去芯)5枚,粳米60克。做法:先将荔枝干去外壳,莲子洗净,与粳米同人锅内,加水煮成稀粥。此粥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虚久泻、老人肾虚五更泻者,常服有效。

(3)荔枝海带汤:干荔枝果7枚,海带30克,黄酒少许。做法:将荔枝干去外壳,海带水发后洗净,切片;锅内加清水,人荔枝干、海带片,煮沸后用小火炖至海带软烂,加人黄酒少许,烧沸后即可。此汤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瘰疠(淋巴结核)、疝气等病症,常食有效。

(4)荔枝浆:荔枝1000克,蜂蜜适量。做法:取新鲜荔枝榨出果浆,人锅内,加入蜂蜜搅匀,煮熟后置于磁瓶中,封口1月余,浆蜜结成香膏,放人冰箱中保存。此浆具有益气养阴,通神健脑的功效。适用于贫血、心悸、失眠、口渴、气喘、咳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衰弱、便秘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益智健脑,泽肤健美,延年益寿。

饮食注意】荔枝属热性之果,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所以尽管美味可口,也不能多吃。多吃则发热,或齿肿口痛,或衄血。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时,食之会加重病症。

过多食用荔枝会患上"荔枝病”(类似低血糖症)。荔枝病多在清晨3~8点钟突然起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渴、饥饿、腹痛和腹泻。病情重者发病数分钟至1小时后可突然发生昏迷、阵发性抽搐、脉搏细弱而速、瞳孔缩小、呼吸不规则(呈间歇性或叹息样)、面色青灰、皮肤紫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原因为吃荔枝过多,血液中大量果糖须转化为葡萄糖,当机体来不及转化时,由于基础代谢的消耗,体内蛋白质和脂肪未能及时补充血糖,致使体内血糖浓度降低而出现上述病症。荔枝病患者其体温则多正常或轻度(个别中度)发热,发病者多见于小儿,尤以4~11岁为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连续一星期,每天吃2千克的人才有可能得荔枝病,而且发病者多为儿童。因此,适量食用荔枝,不贪食,只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不会引起荔枝病。

患了荔枝病不必惊慌,因"荔枝病”极少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只要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都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预防"荔枝病”的关键是把好进食量关,注意不要连续大量进食,特别是有肝病、肾病、糖尿病、胃肠病患者更应该慎重,老人和幼儿及体质虚弱者也要少吃为好。如发生"荔枝病”,轻者神志清醒者可给予口服糖水、葡萄糖水,重者昏迷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毫升,并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在吃荔枝的同时,可多喝盐水,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猪骨汤喝,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这都可以预防荔枝病。或生地50克,煎水1千克(滚一滚即可),再加入适量盐(够咸,但能喝下为标准),凉后放冰箱备用。吃荔枝时,先喝小半碗"生地盐水”,再留备小半碗吃完荔枝后喝。或把脱了壳的荔枝肉沾浸"生地盐水”再吃。

按语】荔枝组织结构幼嫩,收获季节正值盛夏,且生理活动旺盛,不耐储藏。采收后在常温自然状态下,1~2天果皮变褐,-果肉变质,很快腐烂,色、香、味俱失,是最不易保存的水果之一。在果皮从绿黄色变为红色(个别品种例外)时,即可开始供远运的荔枝采收。如果近销或就地加工,则采摘果皮通红、果肉丰厚、果核已变成漆褐色,并具有荔枝香甜的风味、无"乌壳”(霜霉病果)的果实,以8~9分成熟为好。

由于荔枝色艳、形美、味鲜,常为人画、咏诗、撰文的题材,古今多有名作传世。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荔枝图序》中曾描述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诗人杜甫曾以咏史诗的形式,讽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的骄奢生活。《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第一首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由此而得"妃子笑”的美名。

荔技酒的制法

荔枝除鲜食、制干外,果肉还可罐制、渍制、酿酒和制成其他加工品,是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以荔枝所制荔枝酒,不仅味极鲜美,且能"补脑健身、治疗瘴疠疗肿,开胃益脾”,堪称南粤一绝。

做法:鲜荔枝肉(连核)500~1000克,陈米酒1000克,在加热杀菌后的荔枝果汁中加入纯粹培养的酵母,或加人酒饼使其发酵,酒经发酵完成后,过滤、换器、调整度数,然后注入经消毒的清洁容器内密封,置于温度较低处或地下室内进行陈酿,浸泡7天后可饮用,储藏愈久愈佳,为极好美酒。每日早晚各1次,有可补益中气作用,可治疗女子子宫脱垂,亦可治疗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