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组成与营养成分

包括畜体禽体的肌肉、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是肉的主要部分,在各种家畜、家禽体内肌肉组织约占50%,~60%。肌肉组织富含人体必需的完全蛋白质,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也是决定肉类质量的最重要的部分。结缔组织包括腱、韧带和肌肉脂肪的内外膜、血管、淋巴等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成分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其营养价值不如肌肉组织的蛋白质,不易消化。脂肪组织一般较多地分布在皮下、肌肉间隙、腹腔内以及肾脏周围,还有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肌肉中。脂肪由结缔组织包被形成小叶,小叶聚集形成脂肪组织。另外,还有骨骼,是动物体的支撑组织。

各种家畜肉的主要成分

①蛋白质。畜肉蛋白质含量为10%~20%,主要是由许多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所构成的,为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结缔组织的蛋白质不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用价值不大。此外,肌肉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或称浸出物),能溶于水,煮肉时能增加肉的鲜味。在主要的家畜肉类中,牛肉含蛋白质高于羊肉,羊肉含蛋白质又多于猪肉。

②脂肪。畜肉脂肪的平均含量,以猪肉的含量较高,为59%,羊肉次之,为28%,牛肉含量较少,为10%。肉类含脂肪量及其质量因家畜的种类、性别、肥度和畜体部位的不同有很大差异。肉类脂肪是由各种甘油三脂(如硬脂酸、软脂酸、油脂酸等)及少量的卵磷脂、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和脂色素组成。含硬脂酸多的脂肪在室温下为固体脂肪,其硬度大、熔点高、不易被人体消化,如牛脂、羊脂等;含油脂酸多的脂肪在室温下多为液体,熔点低、易于消化。如猪脂。肉类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肥畜肉约含胆固醇100~200毫克/100克;内脏含胆固醇还要高,如猪脑等约含2000—3000毫克/100克。当摄取过量动物性脂肪时,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明显上升,因此,对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要有所控制,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人不宜多食。肉类脂肪可供给较多热量,对食品的香味、滋味和口感等均有一定影响,脂肪含量少的肉,不仅肉质发硬,同时风味也差,特别是肌肉脂肪的含量尤为重要。

③糖类。家畜肉类中的糖类主要是动物淀粉,其正常含量约为动物体总重量的5%左右,它是肌肉能量的物质基础。

维生素。肉中维生素的含量虽然不多,但B族维生素的含量很丰富。猪肉中维生素B。的含量比其他肉类要高,牛肉的叶酸含量又比猪肉、羊肉高。各种内脏器官含B族维生素比肌肉组织高,尤其是肝脏,它是动物体内含各种维生素最丰富的器官,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在肌肉中含量很少,在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等。

⑤无机盐。畜肉中含无机盐1%左右,一般瘦肉中含无机盐较肥肉多,内脏器官的含量又比瘦肉多。肉中无机盐主要有钠、钙、镁、铁、磷等,尤以磷和铁是良好来源。

⑥浸出物.肉类烹煮时,凡溶出的成分均可称为浸出物,其中含氮化合物最多,包括核苷酸、肌肉酸、肌苷、肽、游离氨基酸、嘌呤碱等,非氮化合物有糖原、葡萄糖、琥珀酸、乳酸等。浸出物的成分与肉的风味、滋味、气味有密切关系,如琥珀酸、谷氨酸等是肉的鲜味成分。浸出物的含量虽然不多,但对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和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起着很好的作用。

家禽肉的主要成分

①蛋白质。禽肉能供给人体各种必需氨基酸,含蛋白质较多的为鹌鹑肉和鸡肉,其次为鹅肉、鸭肉,一般含蛋白质15%~20%。

②脂肪。禽肉中脂肪含量比畜肉少,鸡肉约含2.5%,肥的鸭、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10%左右。禽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于家畜肉类,并且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禽肉中的脂肪分布较均匀,所以,禽肉比畜肉更鲜嫩味美且易消化。但禽的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如鸡肝、鸭肝含胆固醇可达400~500毫克/100克。

③维生素。禽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紊,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禽肉中还含有维生索E,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脂肪酸败。禽的内脏富含各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索A、维生素B,、维生素B,等含量都多于肌肉组织,尤其肝脏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④无机盐。禽肉也是无机盐的良好来源,钙、磷、铁含量较高,禽肝含铁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