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的练习原则是怎样的
练习太极拳不能胡乱练习,一定要了解太极拳的原则,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练习原则,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非常有帮助的,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太极拳教学来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的练习原则是怎样的
一、练理不练力
“理”主要就是指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就是指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
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
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
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
“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
太极拳的身法练习
一、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步法
步法中的几个基本姿势称作“步型”。步型经过移动转换才称作“步法”。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有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左实则右虚。前进后退时,身腰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不可重滞;落步要稳健,不可摇摆、颤动或笨重。
步法是平衡的关键,是支持全身的基础,动作的灵活和愚钝都在步法上。
太极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样地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腿部的动作又须和手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只有“手随足运,足随手运”,才符合 “上下相随”的原则。
迈步时先须将一侧的胯根微内收,这一侧的腹部充实,坐稳在一腿,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但膝关节须微屈,保持膝关节的蓄势和灵活性。
落脚的方向、角度和转变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转,其主次先后,都须辨别清楚,虚实主次,条理分明。
二、太极拳整体动作之身法
身法红可以让你显得更加的飘逸,练习太极拳就是要有这样的好身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灵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另外,我们不能从形式上来理解“含胸拔背”,否则会养成偻背的病态姿势,与立身中正的原则不符。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虚实变换,脊椎在中正的状态下,得到微微的屈伸运动。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