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我是大医生: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吗
网上有一些说法,说人的性格与人的血型是有关系的,什么样血型的人对应什么样的性格。这种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血型和性格到底有没有关系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血型和性格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其实血型决定性格的说法是完全不科学的。
如果说星座、属相能影响性格,估计稍有科学常识的现代人都会笑笑说:迷信!那么血型呢?这种有一定生理基础的性状,是否能够影响性格,进而与个人的成功或幸福有关?近年来,关于血型的研究很多,不过大多数严谨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找到血型与个性格之间的必然联系。他们认为:血型影响性格?没有确凿科学依据。
血型不是只有四种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血型发现的历史。
血型是在上个世纪被一个科学家发现的,他和他的学生发现了4种血型,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抗原由人类第9和第1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生产的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在的科学家已经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和某些血浆蛋白上,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血型并非只有这几种,一些稀有血型系统陆续被发现——P、HLA、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等。近3年,科学家先后发现了5种新血型,从而使人类已知的血型总数增加至35种。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血型性格说”没有科学依据
血型的发现者根本没想到,以后会出现这么一种学说“血型性格说”。这种学说发源于日本,也在日本有市场。1927年,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现御茶水女子大学)的讲师古川竹二认为,A型血人顺从听话,B型血人感觉灵敏,O型血人意志坚强,AB型是A型和B型的混合(外表是A型,内里是B型)。
经过了很多年的传播,这种说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知道,但是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没有科学根据。
其实,很多科学家都在探讨血型的问题。这其中,支持血型论的研究很少,少数几个研究的结论还相互矛盾、错误百出,例如没有量化的数据,违反统计学规则,使用了有缺陷的研究方法等。
新的研究也不断证明:血型与性格没有必然联系。2005年,*有学者调查了2681人,没有发现血型和性格存在联系。血型与性格之间真的没有关联性,因此断定血型决定性格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血型性格说纯属迷信,把血型和性格联系起来不仅不科学,还是错误的。血型性格说是伪科学,鼓励人们通过血型来对别人进行判断,有点像种族主义。东京女子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藤清则认为,用血型性格预测一个人的行为甚至命运是很有吸引力的谈资,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外部标准,省得自己判断那些复杂的性格问题。“血型性格说”也是一种偏见和歧视,给社会带来危险,造成人与人之间毫无根据的性格比较,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血型或许是抵抗感染的结果
那么,作为一种生理指标,血型有什么用?
进化科学家认为,人类血型的存在和多样是自然选择的一个重要结果——血型的存在及其多样性对人类个体的存活和群体进化有显著好处。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以近发现的DUFFY血型为例,科学家已经发现,进化和环境的自然选择压力对DUFFY血型者的存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DUFFY血型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疟原虫进入红血球的接受器。因此,在非洲的一些疟疾区域,DUFFY-血型者就有非常显著的生存优势,因为缺乏DUFFY抗原提供了对疟疾的一种自然保护。科学家发现,在那些地方病疟疾肆虐的地区,缺乏DUFFY抗原的人口的比例高于那些没有疟疾地方病的比例。
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血型中。加拿大多伦多综合医院的血液学家克莉丝汀·次瑟第-加斯德维奇的研究显示,在遭受疟疾压力的非洲和别的地方,O型血的人口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这暗示了O型血的进化优势。她说,在一些特殊的案例中,生存优势体现在O型血者和B型血者虽感染了疟疾病毒但不会犯病。疟疾感染了的红细胞容易与有A糖的红细胞黏在一起,形成玫瑰花一样的凝块,当它们出现在重要的器官,比如大脑里的时候,就会造成患者死亡。
而统计学研究也表明,A型血者患胃癌的危险比O型血者高20%,但后者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而罹患溃疡。一些证据显示,O型血者比其他血型者更容易感染黑死病,而A型血者则更容易感染天花病毒。这些相关性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何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一些地区人口中B型血者的比例高——这些地区过去都曾经遭受这两种疾病的困扰。
虽然有关血型的研究还没有终结果,但科学家相信,血型非常有可能就是人类在生存和进化中抵抗感染的结果——防止人类被某一种病毒或疾病一网打尽。
再说回血型与性格。大部分严谨的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性格(心理学术语为“人格”)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差异,让每个人基于自身生理的心理模式及其行为模式,也就是性格都不一样,因此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性格也并非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