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饭要吃少

俗话说,"晚餐少一口,能活九十九”。即告诫人们,晚餐不宜多,以免影响健康和长寿。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晚餐安排得十分丰盛,不到酒足饭饱不肯罢休。这种饮食习惯引起的生理变化首先是发胖。人体试验表明,每天早餐进食2000千卡热量的食物,对体重影响并不明显;而晚餐进食同样多的食物,体重就会明显增加。还有人曾作过如下的有趣实验:两组条件基本相同的人进食同样的食品,一组是在早7点钟进食,另一组则在晚上5点半钟进食,

(规定每日就一餐)。结果发现早晨进食的人体重渐下降,而晚上进食的人体重反而逐渐上升。这就是说,对于体重来说,

"什么时候吃比吃什么更为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代谢变化都像生物钟似的有其内在的生理节奏,一般来说,基础代谢都是下午高于上午(如体温即下午高于上午;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晚上要相对高于白天。迷走神经是主管胰腺分泌的神经,它的兴奋促使胰腺分泌旺盛,各种消化酶含量增高,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也加强。晚餐酒足饭饱,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浓度均会增高,同时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以便降低血糖浓度,并刺激脂肪合成。加上晚间活动减少,

"夜游”的胰岛素加速脂肪转化,终于使人变得体态臃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