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刮痧 中医常用刮痧方法及其特点
中医刮痧养生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很多家庭都会准备一个刮痧板 ,家人相互刮拭,以达到治病、保健养生的效果。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刮痧方法以及特点。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过来看看吧!
刮痧方法可以分成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这几种。具体的咱们接着来详细了解一下。
1.刮痧法
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被刮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通常采用光滑的硬币、铜勺柄、瓷碗、药匙、有机玻璃纽扣或特制的刮板,蘸取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冷开水、香油或中药提取浓缩液等,既可减少刮痧时的阻力,又可避免皮肤擦伤并增强疗效),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刮动、摩擦。按手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
(1)直接刮法
指用热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直到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2)间接刮法
在刮拭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问接刮拭。这个做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皮肤,主要用于儿童、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开始出现抽搐者、年老体弱和某些皮肤病患者。
2.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夹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1)夹痧法
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夹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一夹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夹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伏案而坐或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揪痧者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常发出响声,“揪疙瘩”之名由此而来。
夹揪时要随夹随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出组织问,造成局部瘀血;一般在局部夹揪6~1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
如果病情较重,夹揪的力量要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揪痧时,由于夹痧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患者周身舒展。本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部等处。
中医刮痧通经络
刮痧经过多脉络的刮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经交会的地方,头部经脉通畅,会使人精力充沛,有益于脑血管、脑神经功能。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头部,可以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给头部刮痧时,可以把头顶正*的百会穴当做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刮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疼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
刮颈肩:活血舒筋
颈肩酸痛多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所致。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增进局部新陈代谢,使本来僵硬的肌肉放松,从而消除颈肩部的不适。
刮颈肩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直线刮法,沿着后脑*的风府穴、颈部*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穴位,每一侧可上下刮15~20次;二是沿着后脑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左右两侧的肩井穴构成的弧线刮下来,每侧也可刮15~20次。
刮两胁: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谐人的心情就会愉悦、开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气机不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两胁部位,常刮拭这个区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刮腹部:减小肚子
腹部是人体大部分经络循经的部位,由于缺乏运动常会造成经络淤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帮助赘肉运动,还有缓解便秘、腹泻的作用。
刮腹部时,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用刮痧板沿一侧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侧。刮的力度要适中。如果便秘就顺时针刮,腹泻则逆时针刮。
刮脚底:缓解失眠
脚底分布着很多脏器的反射区。在临睡觉前刮一下脚底,有促进睡眠、缓解头痛等多种保健作用。
给脚部刮痧,可以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做全脚底的刮拭,等刮热后再用刮痧板重点刮拭脚心的涌泉穴。失眠的人可多刮第四脚趾外侧的足窍阴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脚趾中间的行间穴。
结语:上述内容就是关于中医刮痧的一些方法及其特点的介绍,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刮痧应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吧?如果您也对养生保健感兴趣,或者是对刮痧养生感兴趣,都可以来体验一下刮痧哦,相信体验过后你一定会有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