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要警惕

鼻出血,医学上称之为鼻衄,通常是指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血管破裂而导致的鼻流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轻者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鼻子出血,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许多人都认为这种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也就不将其放在心上。实际上,鼻出血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要加以重视。

病因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血者。鼻出血的原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类。

局部原因。其包括外伤;气压性损伤,如飞行、登山、潜水时气压的迅速变化,可引起鼻出血;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另外还有特异性感染,如鼻结核等;肿瘤;其他,如鼻腔异物等。

全身原因。血液疾病,包括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以及凝血机制的异常;急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及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而易出血;内分泌失调,如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症状

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在两侧鼻腔内交替出血或同时出血。

警惕

当出现发热、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鼻易出血现象时,应高度警惕,当心白血病的发生。

中老年人反复鼻出血是脑溢血的先兆,以高血压为病因的鼻出血占10%~25%,一般由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

鼻出血发于早上,并伴有头疼、耳闷塞感、耳道溢液、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应警惕鼻咽癌。持续上述症状2周以上的人,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避免鼻出血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禁止频繁挖鼻

少进或忌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品;体热者少食辛热食品如芥菜、韭菜、雪里蕻、榨菜之类。

患有高血压者,应时时注意血压的升降动态。

接触有害气体时应采取有效的卫生预防措施。

有鼻出血者,尤其为时令性发作的,要注意工作与生活环境,避免环境过于干燥、高温及有灰尘。

平时要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使鼻黏膜保持湿润,增加抵抗力。

简易治疗

日常生活中,出现鼻出血现象时,可以采取一些简易的方法进行处理,情况严重者则应去医院。

一般处理。患者应取坐位或半坐位;疑有休克时,可取平卧低头位。嘱其将流入口中之血液尽量吐出,以免咽下刺激胃部引起眍吐,并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异丙嗪等。

止血方法。多数鼻出血位于鼻中隔前段,出血量少;可嘱鼻出血者用手指紧捏鼻翼10—15分钟(利用鼻翼压迫易出血区)。指压期间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后颈部,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若无法自行处理或出血现象比较严重,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