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打点滴当心要命
很多人在生病以后如果迟迟不好的话,就会到医院打点滴。打点滴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是很有效果的,因此人们总是爱打点滴。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打点滴多了不好,但是生病了还是不免打点滴。那么怎样打点滴伤害健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打点滴”假如用专业一些的医学术语来说,即是“经由静脉打针输液”,也即是经由静脉打针的方法将某些药物或身体所需求的液体写入人体。但打点滴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你是否晓得呢?
本来在医学上,将药物送入人体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我们为熟知的口服方法以外,有些药物能够直接写入肌肉,再经由肌肉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到全身去。别的例如糖尿病患者所打针的胰岛素,则是用很小的针头直接写入皮肤下的浅层部位。这两种方法即是所谓的“肌肉打针”与“皮下打针”。
在这些方法中,静脉打针因为是直接将药物使用针管写入静脉,不用再多经一道人体吸收的进程,因而药物在血液?的浓度,很快就会稳定上升而到达形成作用所需的剂量,因而静脉打针也是快与稳定能到达药物治作用果的方法。
打点滴也要当心
打点滴这项使用得适当频繁的医疗办法,在临床上所形成的作用很多。在紧迫出血状况下,医疗人员常会先疾速地弥补点滴,藉以时刻短地维持血压防止患者发作休克,而来争夺预备血液输血的时刻。
别的点滴里边所含有的各种电解质,则要视身体疾病状况不一样,而有不一样的输液种类。吐得凶猛的患者,因为所吐的胃液含有较多的酸,因而也许弥补含氯离子的生理食盐水。一个黑夜拉肚子拉个十几次,差点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分,本来除了脱水以外,还流失大量钾离子,会形成肌肉无力。这个时分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就也许是医生的第一个挑选。
打点滴的另一项作用则是弥补身体所需的水分。因为在临床上给予患者点滴的时分,一般有必要缓慢地打针,滴完一瓶点滴,少也要两、三个钟头,而这一段时刻也正巧让患者有充沛歇息的时机。关于很多缺少歇息,这也恰是打点滴的另一项作用。
尽管打点滴的确有这些临床上的治作用果,可是打点滴也也许引发别的的疑问。除了打针其时扎针的痛楚以外,打针所形成的创伤以及所写入的静脉自身,都有也许被细菌侵入而形成感染。
点滴自身的无菌需求,以及写入人体的点滴数量,都有必要当心核算与操控。否则假如点滴给得太多,因为水分过多反而也许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形成负荷,尤其是关于小孩与有些心肺功用反常的老人家更要当心。而这也正反映出了任何医疗办法都有利有弊的重要观念。
不论是要进行血液查看的抽血或是静脉打针的刺进针管,都是挨上一针,但抽血只需抽几cc就够用,因而一般都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就行了。可是假如是要打点滴并且也许要摆上几个钟头乃至几天,那就除了先要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以外,还要在静脉血管?放入特别的塑胶软管,才能让输液在未来的几个钟头或是几天?面,持续源源不断地写入血管中。
这种静脉打针输液所用的塑胶软管,假如当心维护,放上个两三天,应当都不是疑问。可是假如再放久一点,就有也许发作细菌感染所形成的静脉炎等并发症!
打点滴风险大 警惕输液过程中7大危害
危害1
医源性感染
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危害2
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危害3
肺水肿
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危害4
静脉炎
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危害5
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有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危害6
过敏反应
打点滴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几十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之间,肉眼看不见,会移动,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了血管。
危害7
肉芽肿危害
在一次检测中,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而人体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输液药物的注意事项
多喝水
大多患者发病前均缺水 每天需保证饮水1200毫升
“如果说生命第一需要是空气的话,第二需要就是水。水不仅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构成,还肩负着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内环境相对稳定,促进和参加代谢,调节体温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赵建国说,天凉时因人体排汗减少,尤其是老人口渴的感觉差,常常水分摄取不足。机体缺水易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加大,很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风发病机会。临床发现大部分中风患者在发病当天都有缺水的病史。
赵建国说,成人每日饮水应保证在1200毫升以上,加上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水约300毫升,每天人体总共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因为口渴时表明人体已缺水,应每隔一小时就喝一杯水。但老人睡前不要多喝茶,因为茶有兴奋及利尿作用,多喝了会影响睡眠。夜尿多的老人床头好放一杯水,起夜后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少挨冻
寒冷是中风重要危险因素 及时增减衣物别听信“秋冻”
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赵建国说,寒冷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是很危险的,会使中风病发病率增加。这是因为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另外,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血栓形成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赵建国强调,在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时一定要及时增减衣服,一味地“捂”、多穿衣服也不合适。因为秋季中午气温较高,不及时减去衣物会增加出汗,此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也会促进脑梗死的发生。除了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别轻信广告
药物包治中风纯属无稽之谈 接受正规医院综合治疗是关键
李大爷中风后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见到广告上说有种药“服用3个月,保您能行走”就信以为真,结果服用一段时间后,不但未能行走,反而加重病情。赵建国解释说,中风后遗症病情很复杂,可分为痰热腑实型、气虚血淤型、风痰阻络型、肝阳亢盛型、阴虚火旺型等类型,李大爷所购的药湿热成分较多,只适合气虚血淤型、风痰阻络型的病人服用,而李大爷患的是肝阳亢盛型中风,服用该药后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血压升高、鼻孔出血等症状,药不对症,故而病情加重。
现在许多广告为吸引患者只介绍药品的优点,不介绍副作用,而且很多还有夸大宣传之嫌,患者轻信广告盲目用药既伤健康又费金钱。
赵建国说,中风治疗与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要指望一种方法或药物能包治中风,必须在整体观和个体化原则的指导下,接受正规医院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佳疗效。
少输液
没有一种输液药物可降血脂 定期体检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有许多中老年人习惯在秋冬季节到医院输些疏通血管的药物,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对此,赵建国指出,这完全是认识误区,这种误区不仅存在于普通大众,甚至在某些医务人员中也存在。譬如说,目前还没有什么静脉制剂可以降低血脂,可偏偏就有很多人定期通过输液来降低血脂。
脑血管病要依据病因综合防治,单靠一两种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目前尚没有预防脑血管病的灵丹妙药。合理的临床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注射给药,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预防中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定期到医院做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预防中风的措施和药物,如果有条件,可由熟悉本人病情的医生做长期保健顾问,这是好的预防措施。
结语:至今为止也有很多关于打点滴的医疗事故,很多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因为不适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样对于一个家庭的伤害是很大的,因此希望大家在打点滴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哦!希望上述的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