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疗

春季宜多食能温补阳气之食物

春天,在饮食方面,首先要贯彻《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风土论记》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宜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带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些带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人肝,甘味人脾,咸味人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肝气更旺,但却能大大伤害脾胃之气。所以,在春天,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旺;而甜味的食品人脾,能补益脾气,故要多吃一点。

春季多食蔬菜

因为人们经过冬季之后,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春季常见人们发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所造成的营养失调所致。

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这里要说明一点,有的人在蔬菜少的春天,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来代替蔬菜,这种作法不可取,因为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尽管水果和蔬菜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有机盐,但两者毕竟有区别;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类化学上称为单糖和双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则多是淀粉一类的多糖。摄人前者,胃和小肠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进入血液中,如果食用过多,会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剧上升,进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使精神不稳定,出现头昏脑涨、疲劳乏力等症状,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进入肝脏后,很容易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而后者多是淀粉,需要各种消化酶消化溶解之后才被逐渐吸收,因而使体内血糖稳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药物保健不可忽略

在春天亦不可忽略了药物保健,一些古代中医学养生家就提出了在这个季节还应服用一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预防疾病。如孙思邈曾在《千金翼方》中提出:“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三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寿世保元》亦指出:“三月采桃花酒饮之,能除百病益颜色。”除此之外,古人认为,在“立春”那天,宜服蔓青汁,以预防春季传染病。在“三月……宜饮松花酒”,在“春分后宜服神明散”。

这说明古人对于春天的药补还是很重视的。我们在春天要吃点能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补药,以防止外感热病的发生。

春天由于阳气升发,正是推陈出新的时期,温暖多风,因此非常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故外感热病较多。因此,就要吃点能补充人体正气,即增强抵抗力(免疫力)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