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甜味剂的种类
食品甜味剂从来源上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照营养价值又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和甜味剂的性质上看,又可以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本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以及淀粉糖和乳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这些都是天然的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使用,所以导致后来人们不再将它们看做甜味剂的一种,而是直接作为食品原料来使用。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营养甜味剂,实际上甜味剂可以被冠上"营养”二字。根据它的甜度和蔗糖甜度相比,如果得出的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就能被称作营养甜味剂,其他的则是非营养甜味剂。由于现在人们体型越来越趋向肥胖化,所以从保持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提倡的是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这也是近年来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也已经明文提倡大家都食用由非营养型甜味剂制作的食品。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在每千克食品0.65~8克之间,比如在水果罐头中的最大使用量是在每千克食品0.65克左右,在果酱中的最大使用量是每千克含1克左右,而在甘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每千克食品中包含8克的量。
在我国,人们常说的食品甜味剂包括以下几种:糖醇类甜味剂、天然非糖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糖醇类甜味剂大多是由人工合成的,而且甜度比蔗糖还要高一些。目前运用比较广的是山梨糖醇、木糖醇和麦芽糖醇。糖醇类甜味剂以其较低的热量,而且和葡萄糖有着不同的代谢过程,比较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原因在于它可以通过胰岛素机制进入果糖代谢途径。通过临床实验还证明,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因而对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它是一类比较理想的甜味剂。非糖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包括甘草酸二钠、甘草酸苷和甜菊苷。仅就甜度来说,甘草酸二钠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左右,而甜菊苷的纯甜度是蔗糖的约300倍,它是一种易被人体吸收、没有热量,因而也很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症患者使用。
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中使用最广的是糖精,它在全世界已经使用了很长的时间。但在1977年,美国食品药物安全局却发现食用过糖精之后的老鼠出现了癌症现象,因而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人体若是长期食用糖精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被禁用。后来又被重新使用,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使用。关于糖精的安全问题仍是一个被怀疑的问题,在我国就出现过一些消费者在食用过大量糖精之后突然引起了血小板减少甚至出现了急性大出血症状。为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所以还是应尽量少地使用糖精比较好。
目前,消费市场上为了满足对低热量、非糖型产品的使用需求,推出了5种甜味剂,分别是食糖、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以及异麦芽糖醇,这几种甜味剂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有不错的发展市场。
有专家指出,非营养性甜味剂和糖醇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但仍需要注意食用的量。因为糖醇的产热量是蔗糖的一半,若食用需从食物总热量中减去,而且大量食用糖醇会导致腹泻,并影响血脂。何况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糖醇有降低血压和体重的功效,所以不要迷信一些"虚假”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