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 学好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

  太极拳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太极拳的养生功效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被证实。究竟如何练好太极拳呢?随着太极拳论,掌握学好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

  学好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

  修炼太极拳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掌握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对初学者入门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经、太极拳论和拳谚都是历代太极拳名家和当代修炼有成者对自己修炼体会的总结,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太极拳修炼大家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有的是一生探索的结果,有的是几代人智慧的积淀。

  他们的努力丰富了太极拳理论宝库,使中华武术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为后学者修炼太极拳照亮了前进的路程、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盲修瞎练,使后学者少走弯路。所以要练好太极拳,必须下工夫学好拳论。如何才能学好用好拳论呢?必须有合理的方法。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常练太极拳能提高自身境界,同时对自身也有教育意义,太极拳的哲学理论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含义不懂,暂不硬啃

  初学拳经拳论,不懂的内容肯定不少。不懂的原因,一是古典的拳经运用的语言与现代有较大差别。二是有些比喻作者心里清楚,但学习者很难想象得那么明白,有时会感到云山雾罩无从捉摸。

  例如授密歌曰:“无形无相,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搅海,尽性立命。”这是对一种高级练功态的描述,作者借助比喻,形象地诠释了自己练功的感觉和体会。

  但后学者对这种比喻,只有靠功夫的不断长进和阅历的不断增加才能逐步领悟,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领悟和解释,各人的理解也可能与原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体会有所不同。

  学习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练习前要排空思想杂念,当你静心练完整套拳法后,你会发现整个身心都轻松愉悦。

  三是太极拳是意气劲的知觉运动,修炼者有体会、有感觉,但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清楚,确实有些只可意会、体会却难以言传。四是武术是相互竞争、打斗、比高低、论输赢的技术,甚至是生死攸关的,所以过去武术界难免有保密的思想,有的拳论故意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这就必然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还有的干脆像密码一样,只有按他的规律打破顺序重新组合成句子才能明白拳意。五是自己还没有练到那个地步,不可能有那种感觉和体会,这也是对拳论不理解的主要的一个原因。鉴于以上情况,学习拳论中有不懂的词语和内容在所难免。

  学习中遇到不明含义的词句,不必苦思冥想耗费时光,可以暂时放一放。我的体会是,有的内容随着修炼实践边练边悟,到一定地步会突然明白,即拳论中说的“顿悟”。

  有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再读,或者研究其他拳论著作时也会融会贯通;还有的内容,此时请教老师或者拳友没有弄懂,他时请教探讨或者换个人解释就明白了。所以学习中不懂的东西暂时不必为难,也不用硬啃,功到时自然明白。

  二、学用结合,适合自己

  学习拳论是为了用,但用也要讲科学性。太极拳的修炼是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太极拳家的拳论是对自己修拳不同阶段的总结,对于后学者来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修炼内容和规矩,绝不能把拳经拳论等书上的东西同时都拿来体验,否则不会找到感觉、练出功夫,必然一事无成。

  用拳论指导自己修拳,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现状,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就用什么内容。初级阶段就要用修“形”的规矩,练松的方法,练站桩,练基本功,练套路,找到形体中正、骨头节节放松、拳架饱满、行拳连贯无缺陷的感觉,达到形正体柔。

  此阶段不可用气、劲的修炼方法同时修炼。即使在同一阶段,修炼的内容也有先后的差别,否则欲速则不达。

  修拳不可贪多,不可急于求成,要按照拳论由招熟而渐悟懂劲再阶及神明的顺序,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形、意、气、劲、神的层次,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如何找准自己修炼的内容?好在明师指导下修炼, 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事倍功半,甚至踏不上太极的正道。

  三、说法不一,细心鉴别

  学拳经、拳论有时会遇到说法不一的情况,后学者需要通过鉴别加以理解并用以指导练拳,这样才不至出偏。鉴别的方法,我的体会有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