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菜必须注意的问题
(1)严防亚硝酸盐中毒。蔬菜中存在一种称为硝酸盐的物质。这种物质来自化学肥料,或是因为大量单一的施用氮肥,超过了植物的需要量;或是在采集之前施了肥,由于植物未将其全部用来合成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成为隐患,其中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较根类、茄果类蔬菜更高。
硝酸盐本身无毒,硝酸盐的还原产物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如蔬菜存放时间长,保管不当,菜叶腐烂被细菌污染,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的体内都有硝酸盐还原酶,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另外,在人体胃酸浓度低时,如患贫血、肠寄生虫、胃肠炎时,吃了腐败变质的蔬菜,将会加重亚硝酸盐的毒性。还有粗制盐里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很高,如用粗盐腌制咸菜,在4~8天内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具有很强致癌性的亚硝胺。亚硝酸盐的毒性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全身皮肤黏膜青紫,出现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严重时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昏迷而死亡。儿童对亚硝酸盐敏感性高,症状会更加明显。
亚硝酸盐危害很大,但只要引起人们重视,注意做到如下几点,是可以防止中毒的:首先要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凡已经发黄、萎蔫、水渍化、开始腐烂的蔬菜均不可食用;蔬菜不要久存,实验证明,在30℃条件下储存24小时,绿叶蔬菜中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却可上升几十倍。一般新鲜蔬菜在冰箱内储存期不应超过3天;腌咸菜要用精盐;孩子要少吃凉拌菜,当患有胃肠疾病、消化不良时应减少蔬菜的食用量;烹饪好的蔬菜最好不要留存隔夜,尤其大白菜应现做现吃;在蔬菜膳食中,最好搭配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吃些含维生素c的水果,因为维生素c能抑制人体内亚硝酸盐与胺的结合,从而减少致癌因素。
(2)吃蔬菜切莫把渣吐掉。有些人吃蔬菜吐渣,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因为蔬菜中的植物纤维是可食纤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有益物质,如果缺少了它,粪便就会变干变硬,易造成大便秘结,并可引起一系列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等。更重要的是植物纤维可有效预防胆结石,它能刺激肝脏合成和分泌更多胆盐,胆盐使胆固醇和卵磷脂溶于胆汁中,使它们没有机会沉淀。另外,植物纤维还是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的原料,肠道内的细菌自身产生的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植物纤维生成一种多糖物质,这种物质是合成维生素B和K的必需原料。植物纤维还有很多其他作用,如有助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消化不良等病症,总之,人体生理机能不可缺少植物纤维,因此,为了自身健康,吃蔬菜不可吐渣。
(3)生食蔬菜谨防中毒。由于蔬菜在烹调加热过程中会使其中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受到破坏或流失,可抑制人体细胞癌变和抗病毒感染的干扰素诱生剂不耐高温,只有生食蔬菜才能被摄取。因此,生食某些蔬菜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蔬菜并不是都可以生食,如含淀粉较多的蔬菜;有些蔬菜本身就含有某些抗营养因子,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有的蔬菜本身有毒等,这些都不能生食。在我国农村常用人畜粪尿、池塘污泥和垃圾作为肥料,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这些病原体通过施肥粘附在蔬菜上,生吃这样的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害。在我国部分农村种植的蔬菜生长在受工业有毒废物污染的土壤里,或有高残毒农药的污染,像这样的蔬菜是千万不能生吃的。为了防止蔬菜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家有关部门已于1996年发出通知,要求蔬菜生产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家还颁布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下列10类农药禁止在农业上使用:
①敌枯双:对人可引起皮炎,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②二溴氯丙烷:可引发男性不育,对动物有致癌作用或引发突变。
③三环锡、特普丹: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④培福朗:急性吸人毒性高,并有慢性毒性。
⑤蝇毒磷:高毒农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⑥六六六(滴滴涕):高残留农药,能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生物链浓缩,对生物产生影响。
⑦二溴乙烷:可使人畜致畸,精子、卵子遗传失常,导致畸形胎儿,还可使肝、肾受损和细胞产生突变。
⑧杀虫脒:对人有潜在致癌威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⑨艾氏剂、狄氏剂:属高残留有机氯农药。
⑩汞制剂:易在人和动物体内积累而导致汞中毒。
引起蔬菜农药中毒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蔬菜种植区不遵守农药配制标准,以为药量越大、浓度越高,灭虫力越强,因而随意增加药量,提高药物浓度,造成果蔬上附着过多的有机磷残毒。尤其在采收时.没有执行安全间隔期,有的在喷药后翌日或喷药后2~3天.果蔬上尚存有乳白色农药斑点,即上市出售,这是当前果蔬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农民超剂量使用农药,国家对不同剂型农药的用量和稀释倍数均有规定标准。如乐果为40%,的乳剂,美曲膦酯为90%的固体,而药量和稀释倍数为每亩50克稀释2000倍,最多的100克稀释为800倍溶液,并规定了喷洒后要有安全问隔期,一般为7~10天。
目前使用农药较多的是叶菜类,如白菜、蕹菜(空心菜)等,选购时,先闻一下,若农药气味太重,大多是刚喷洒农药不久就上市的蔬菜,叶面上农药残留多的不宜购买。因此,在我国无污染蔬菜的生产技术还没有推广的情况下,生食蔬菜不宜大力提倡。为了防止蔬菜药中毒,生食一定要选择无毒的品种,如西红柿、黄瓜、丝瓜、萝卜、青菜、大葱、大蒜等;其次是选未受污染的蔬菜;最后是将生食蔬菜采取相应的方法清除残留农药。
①水洗法:一般先用清水冲洗3~5遍,然后泡人淡盐水中再洗一遍,对包心类蔬菜,可先将其切开,放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洗净。
②碱洗法:在水中放一汤匙碱粉(无水碳酸钠),将其搅匀后,放人蔬菜,浸泡5~6分钟,倒掉水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如没有碱粉也可用小苏打代替,但要延长浸泡时间至15分钟左右。
③洗洁精洗涤法:用洗洁精与水配成1:300的溶液,先清洗1遍,再用清水冲洗1~2遍,可除去蔬菜的病菌、虫卵及残留农药。
④去皮法:蔬菜表面有一层蜡质,如马铃薯、西红柿等,很容易吸收农药,因此,对能去皮的蔬菜,应先去皮再食用。
(4)蔬菜不宜久存塑料袋内。蔬菜、水果放在塑料袋内贮存,是人们在冬季常用的一种科学保鲜法,其原理是降低氧的浓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使蔬菜处于休眠状态,延长贮存期。然而贮存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蔬菜、水果为有机食品,含水分较高(60%r~95%,并含有水溶性营养物质和酶类,在整个贮存期间仍然进行着很强的呼吸活动。在有氧条件下,果蔬中的糖类或其他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并放出大量热量;在缺氧条件下,糖类不能氧化,只能分解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并放出少量热量。但是,二氧化碳浓度不能无限度地上升,只能提高10%;氧的浓度下降也不能超过5%,否则果蔬在缺氧时,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足够能量,必须分解更多的营养,同时,缺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留在果蔬里,会引起果蔬腐烂变质,所以,果蔬在塑料袋里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为防止蔬菜腐烂变质,应隔2~3天把塑料袋口打开,放出二氧化碳和热量,再把口扎上,这样就会减少腐烂变质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