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文化 你了解紫砂壶及其文化吗
紫砂壶你认识吗?对于这问题,相信我们广大朋友都能够回答:认识。但是你了解紫砂壶吗,尤其是它的文化,只有你真正的了解它,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它了。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紫砂的文化吧。
目录
1、宜兴紫砂是壶更是艺术 2、如何看紫砂壶
3、为什么只有宜兴盛产紫砂陶器 4、紫砂壶曾受到四次大的冲击
9、紫砂艺术三论
宜兴紫砂是壶更是艺术
宜兴紫砂壶不仅在我们国内有名,同时也在国际间闻名,而且有大概五百年的历史了。紫砂壶在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被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
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国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只要提起宜兴,人们就会说起紫砂壶。反过来,只要一说起紫砂壶,人们就知道宜兴。
在东南亚,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早在一、二十年前已普及,并掀起宜兴紫砂的炒作之风,为宜兴紫砂壶的名扬远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完全能够这样说,宜兴紫砂经过了几千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发展,使它成为了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国粹”。国家*都会用它作为国礼送给外国的元首。国内的朋友去宜兴玩的时候,也会买。
那么宜兴紫砂壶为什么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和追捧呢?这是因为宜兴紫砂壶经过近千年的千锤百炼,具有了博大精深的珍贵价值。在我们宜兴紫砂发展到了特定历史阶段时,不仅是单纯的壶艺了,它结合和融汇了众多的、高尚的和民族传统的技艺。
其中结合或融会贯通了书画、镂雕、篆刻,泥绘等诸艺术。这样一来使宜兴紫砂壶的艺术品位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和新的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宜兴紫砂壶的收藏品价值。
自明代正德年以来,紫砂陶的制作手段日趋完备。除了纯手工之外,还增加了石膏模挡坯、注浆法及辘轳车拉坯等加工方法。无论是全手工成型,还是借助于其他方法,其工艺的关键都在泥坯表面的精加工,即用拍子、明针、刀具等专用工具,对已经加上颈、脚、嘴、把手的壶身整体、壶盖或其他产品的表面,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整。
紫砂陶器烧成所用窑炉的发展过程中,有龙窑、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现今普遍采用的梭式窑和电窑。紫砂泥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 至1180 ,采用氧化气氛或中性气氛烧成。每种泥料都有一定的烧成温度,若与自身最佳温度有高低10 之差,就会出现太老、太嫩的缺陷。
紫砂陶造型丰富,产品多样,可大致归纳为茶壶和茶具、花盆、花瓶、文房雅玩、雕塑人物和物象塑品、餐饮器皿、现代紫砂陶艺七大类。其中,紫砂壶是紫砂陶中的大类产品。从某种角度而言,紫砂陶就是紫砂壶,紫砂壶也代表着紫砂陶。
紫砂壶款识讲究布局得当呼应与和谐
紫砂陶性质质朴文静,素面素心,浮艳基本与它无缘,但也有一定的装饰风格。装饰手法除了壶身造型之外,还有镶嵌装饰(包括镶嵌金、银、玉),包银、包锡装饰,满釉装饰,粉彩装饰,绞泥装饰、泥绘、印板装饰,和最为普遍使用的、专设生产工种的陶刻装饰等。
在紫砂陶上刻有作者的名款、印章,这个特色是中国其他陶瓷少有的,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尊重和承认。从这个角度而言,紫砂陶是最具个人风格的陶艺作品。
紫砂陶制作始终采取个人制作、集中烧成的方法。人们最早是为了在窑中烧成后的器物中区别各自的作品而在壶底铭印,后来演变成人们鉴赏紫砂壶的特殊款识。这种款识是人们确认作者的根据,一件紫砂壶作品也因此成为作者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的直接体现。
好的紫砂壶的款识是十分讲究的,如同书画作品的题款、钤印,讲究布局得当、呼应、和谐一样,反映出作者的艺术素养和壶外功夫。
紫砂陶印款的钤盖,与书画作品的用章一样,有以下几点要求:印章大小要相宜,钤印位置要适当,风格要协调,钤印轻重要适宜,运用闲章。闲章是作者心志的寄寓,书画作品中常用,而在紫砂陶上并不广泛,加之空间有限,更要注重谋篇布局以及钤盖主体对象。如“才胆力识”之类闲章,盖在纤巧的小件上,就有负荷过重的不当之嫌。
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不要把造型、工艺勉强带得过的作品给人,这样对收藏者是极不负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 不负责,不要看今天带得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会评价这把壶,也会评价做壶人的艺品。艺术上对别人负责,实际是对自己负责。
作品能不能传世,能不能青史留名,历史上有许多典故,可供我们借鉴。如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千年留传,万古不朽;当代书画家徐悲鸿、林散之等人 的作品都被后人视为珍宝,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艺术水准高,而且他们的人品也值得称颂,人们珍藏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欣赏中感到荣耀。另一种情况截然不同,如宋 朝的秦桧、明代的严嵩,据史料记载,他们的书法水平也极高,但至今不见作品留传,究其原因,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的名声太臭。试问有哪一个收藏家愿意收藏遗 臭万年之奸臣、坏人的作品呢?同样,当代又有哪一个人愿意收藏大贪官胡长青的书法呢?如果真有人愿意,亦和他们同流合污了。
认认真真做艺,清清白白做人,是艺术家的艺德
要关心、培养中青年的紫砂艺术人才,鼓励他(她)们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允许他(她)们各种风格的竞争,为他(她)们一点一滴的成长、成功而喝彩,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已经有一些名望的紫砂老艺人应该具备的艺德。
良心是对自己行为的规范,艺德就是真诚对待艺术,真诚对待收藏家,随时保持清醒的艺术品格,保持真诚待人的品德,能让后代人真心说一声好,其实很不容易,这也就是为下一代、为后世树了楷模。
三、 论继承与发展
美国有个学者叫希尔斯,他有一段论传统的名言:“传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表意象征,它 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 义。”
紫砂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民族瑰宝,把传统继承好是我们从事紫砂艺术人士的共同职责,但传统靠什么来继承,我认为继承要靠创新来继承, 要靠发展来继承,今天的传统在昨天是创新,那么今天的创新到明天也成了传统,一代一代的紫砂人不断创新不断地把传统这个接力棒一代一代往下传,也就是一代 又一代的继承传统,如果我们不去创新,那么,这个艺术就将枯萎。
紫砂花器流派,源远流长,最早的是供春,以及清代的陈鸣远、杨凤年等,他 们都各自以自己的创新,发展了传统。我在七十余年的壶艺生涯中也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作了《荷花茶具》、《芒果壶》、《牡丹壶》、《莲藕酒具》等等许多原创 性的、有影响的作品,创新的意义从文化总体而言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
紫砂的技艺是反映紫砂语言的基本功,需要一代一代的继承,紫砂应更多的向文化方向发展,我赞成后辈紫砂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多方面与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书画家合作,提高紫砂的文化含量,提高紫砂的文化品位。
传统是民族艺术的根脉,创新是传统艺术的生命,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并促成传统的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结语:紫砂壶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多少代人的接力发展,使它成为了现在的国粹,喜欢它的人非常的多,不少外国友人也会闻之而来,更是国家*用来作为作家的礼仪送给外国的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