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资料 太极各大流派发展史

  太极拳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分为六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的发展史,赶紧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发展史

  陈氏太极拳

  由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第 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掤、捋、挤、按、采、挒、”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的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合,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 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 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 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动用“掤、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已从人, 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氏太极拳

  是中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她是杨氏太极拳奠基人杨福魁所创。杨福魁字露禅(1797--1872) 河北永年县人。年少从师陈长兴受业列入门墙。约1850年返回永年县以授拳为生。传其子杨班候(1837--1892),杨健侯(1839--1917)。杨键侯又传其子兆熊(少侯),兆元,兆清(澄甫)。经过杨氏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在陈长兴的太极拳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杨氏太极拳。杨兆清字澄甫(1883--1936),幼承家学,历经数十年寒暑苦功终于成为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成为杨氏太极拳(大架)的创始人。

  武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陈氏新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 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 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 合,动作连贯顺随,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

  吴氏太极拳

  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在杨露禅到北京授拳时,其父全佑从学太极拳,后又拜杨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又经吴鉴全改进修润而形成了一个流派,即“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 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拳。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