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要注意什么 鱼这两个部位千万别吃
人们的一日三餐都是离不开鱼的,而且也有不少的人喜欢吃鱼,我们都知道吃鱼要注意鱼刺,但是,除此之外,您还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关于吃鱼的事项,吃鱼是个大学问,千万不能马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吃鱼注意什么?以及怎么挑选鱼?
少吃鱼头
我们在吃鱼的时候,经常会说,鱼头是补脑的,多吃鱼头脑子会更加聪明,很多人为了变聪明就会吃鱼头,但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鱼在成长的过程中,它的鱼头更容易聚集重金属,例如汞。虽然鱼头的重金属含量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是,如果经常食用还是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哦!
鱼胆
鱼胆中含有毒化合物,这种物质非常顽强,高温、泡酒都不怕,误食了会产生恶心、呕吐、拉肚子的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肾衰竭、心肌损伤。其中鲫鱼、草鱼、青鱼、鲤鱼这几种鱼的鱼胆毒性很强,大家吃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鱼胆清除干净。
鱼肉过红过白不吃
我们在购买鱼的时候,都知道,因为品种的不同,因此,鱼肉的颜色也会有所区别,但是,除了金枪鱼这样的红肉鱼,以及带鱼这种白肉鱼比较特殊之外,其他的鱼如果肉的颜色过于鲜艳,或者是呈现出亮白色,那么,很有可能是有染色剂的添加。
个头挑“八分大”的
鱼的个头决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鱼还没有长大成熟,肉质不够鲜嫩,鱼刺也会显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鱼的年龄老,肉质粗糙,体内可能积聚了不少有害物质。因此,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比较合适,例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斤~1斤、草鱼4~5斤的为宜。
鱼眼浑浊塌陷、鱼鳃发灰的不买
选购“冰鲜鱼”,应该先观察其眼睛和鳃。新鲜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丝清晰呈鲜红色。其次,鲜鱼眼球不饱满,眼角膜起皱,稍变浑浊,有时眼内溢血发红,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腐败鱼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
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我们去菜市场买鱼,很多人都会买新鲜的活鱼,但是,活鱼并不是说当即杀完就立马下锅煮着吃。此时的鱼肉品质并不是好的,因为这个时候鱼肉会有一个排酸的过程,不能立即就吃,好是放一段时间,这样鱼的味道才会更加鲜美哦!
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水箱内水的颜色不对不选
在超市购买活鱼时,要看看“水色”。因为它是水质好坏的体现,如果呈现深绿色或是蓝色,可能是藻类过多,说明很久没有换过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会影响鱼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动更换的水箱中的鱼,一般会更鲜活。
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尽量蒸着吃
在所有的烹调方法中,蒸为健康,烹调温度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护鱼肉中绝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煮或炖,鱼中的有一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烧烤的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烤鱼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坏了鱼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对鱼营养破坏更大,也不建议选用。
腌制过的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1、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鱼腹。新鲜的鱼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另外,在挑选淡水鱼时,专家建议尽量选择“小”鱼,即生物链底层的鱼类,比如草鱼、大头鱼等,它们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对于石斑鱼、鲈鱼、鳜鱼等凶猛吃肉的鱼类,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更低。
活鱼买回家后,可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的鱼,至少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洗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净。烹饪时应煮透、蒸透。
总结:吃鱼是对身体非常好的一种饮食习惯,但是,如果您吃鱼的时候,经常吃鱼头,或者是吃了不新鲜的鱼,甚至是误食了鱼胆,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长期如此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说,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因此,在吃鱼的是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