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显著增多,不少学者提出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_丰土会医学模式发展。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谓之心身疾病,如冠心病就是一种心身疾病。
冠心病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学者最早提出冠心病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激惹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冠心病,是B型性格的3倍甚至更高。1979年国际心脏病与血液病学会已确认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因素之一。情绪是心理因素的表现,情绪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烦躁、抑郁、紧张、惊恐、憎恨、过分激动等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则猝死。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因素,其存在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怖、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均比正常老年人明显增多.而不良情绪又影响到病情。
此外,情绪对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亦有影响。总之,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有重要关系.A型性格、情绪应激是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心理卫生在冠心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容怀疑的,应引起重视。中医古籍中早就提出精神愉快、饮食起居调养、环境气候的适应、增强体质的锻炼等四种养生方法,特别提出了"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形劳而不倦”等心理卫生原则。社会要关心老年人,尊重老年人,使老年人生活在一个舒坦的环境中。家庭和医务人员对病人医药治疗的同时绝不可忽视病人的情绪。帮助病人解除种种不良情绪。病人更应了解心理卫生对疾病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中年人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避免过度紧张,老年人要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修心养性,使身心经常处于和平悠闲状态.以达到延年益寿目的。